2)第1025章 皇太极飙血赶路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不惜孤注一掷,与明进行战略决战。

  另外,他还调来外藩蒙古诸部兵马,胁迫朝鲜出兵助战。

  合计其兵力,数目不小。

  比照他历次遣大军进关,都在六到十万上下(包含蒙古仆从军),而这次松锦决战是他即位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形势,所以才不顾鼻子流血一路狂飙而来。

  皇太极投入的兵力肯定多于历次进关的最高数额十万以上,绝不会少于明军。

  作为大明统率的洪承畴开始的策略很是成功,既然清军想要围点打援,那我就给你围点打援的机会。

  他率领的主力距离锦州有一段时间,足够他可以支援锦州,又分割清军的兵力,使他们不能完全围困锦州,也不能完全打援。

  然后派出小股部队不断的袭扰清军,轮番交战。

  其实洪承畴非常清楚,皇太极并没有更多的实力消耗在锦州的围困上。

  相比较围城而言,不仅仅是被围的稀缺粮草,围困者需要付出的更多。

  皇太极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现在义州屯种了一年。

  前期多尔衮等人围着锦州也并不是很严格,因为做不到,被皇太极换回去训斥一番。

  这就是双方一次比拼后勤国力的战事,就看谁能拼的过谁。

  别看皇太极又是叫小弟蒙古人来助战,又是叫仆从军朝鲜助战,可粮食这大头始终是清廷自己出。

  但是大明在粮草方面的准备就极差。

  自从祖大寿叫援军的时候,朝廷内部就开始拖着,先是来回商议耗费月余,然后再确定人选耗费半个多月。

  皇帝不相信兵部提出的策略,私下底给洪承畴写信询问怎么办,这又小半个月出去了。

  洪承畴对答如流,然后便被指认由你小子去辽东指挥战局。

  然后洪承畴粗糙的召集八镇兵马。

  要不是贺今朝背地里花费不少“议和银子”在大明朝廷内部疏通关系,洪承畴到辽东,都不一定能储备这么多的粮草。

  崇祯给贺今朝的议和钱,锤匪当真是帝都挣钱帝都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有了锤匪出力,让大明朝廷运送的军粮打底,洪承畴稍微有些底气。

  他也深知在面对清军的时候,明军野战能力不行,故而大军聚集后加强协同,强化军纪,为此他还斩杀了几个副总兵立威。

  因为在洪承畴手底下干活的几个总兵,能有几个算是他的心腹?

  数来数去,抛除他自己训练出来的洪兵,也就是唐通积极向他靠拢,别看吴三桂嘴上对他尊重有加,一旦战事不利,你看吴三桂还会不会拉着洪承畴一起逃跑?

  然后派出小股部队轮番接战,既是练兵也是提升士气,结果清军士气下降的极快,这都是需要时间。

  洪承畴也在等待时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就要看皇太极能撑到什么时候?

  至于陈新甲所说朝廷没有钱粮,但是东凑凑西拼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