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0章 不能让他赢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台吉暴毙,听着多么顺耳!

  贺今朝可不愿意黄台吉在关外取得大胜。

  自明清(后金)从一六一八年第一次交手直到一六四四年入关。

  不足三十年的时间内,双方发生大小战役不下百余次。

  满清唯独重视两场战事。

  一个便是萨尔浒,再一个便是松锦。

  这两次大战是明清在关外的战略性决战,对于明亡清兴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萨尔浒战役后仅仅两三年之间,努尔哈赤便攻克辽东,取沈阳、王业开,帝业定,为将来进入关中奠定了基础的一步。

  此战役过后二十三年后,双方爆发了松锦之战。

  清军一举夺得关外四座重镇,打破了十几年徘徊于辽西不前的僵持局面。

  两年之后,清军精锐骑兵便有十万人奔流入关。

  无外乎章总夸耀:“太祖一战而王基开,太宗一战而帝业定!”

  这两大战役,毫不夸张的说,是满清发展史上的两块里程碑,它们真正反映了满清兴史上两次转折。

  萨尔浒与松山的决战关系到满清兴亡的命运是不言而喻的。

  同样,它们对于明王朝的兴亡亦是命运攸关的生死搏斗。

  从军事的角度看问题,这两大战役堪称是斗智斗勇斗力的典范。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犹如阿房宫赋一般,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当中得到任何教训。

  两次战役都因大明朝廷催战失策,轻率冒进而致使明军完全失败。

  在萨尔浒战役之前,后金攻占了抚顺、清河,明朝集大兵征讨。

  如果准备得充分些,不急于速战,采取稳步推进之策,当不至于失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但情况正好相反,明朝的阁辅枢臣急忙调兵遣将,又匆匆忙忙令其出关,以速战速决为快。

  杨镐刚受命,他们就以“师久饷匮”为名,频频发红旗,日催镐进兵,极力督战。

  陈新甲也学的有模有样!

  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都喜欢运动战和战役进攻的速决战。

  这是由于他们国家经济落后,财用不足,不能支持军队旷日持久的相持。

  另一原因是,清兵的特长是飞骑冲击,以箭矢为主要武器。

  直到皇太极才大规模拥抱新科技(火炮)。

  速度战和运动战最能发挥它的优势。

  所以,明朝的决策者们力图速战速决正中满清的下怀,给其战胜明军创造了客观条件。

  当熊廷弼经略辽东时,沉痛地总结了抚、清和萨尔浒失败的教训:

  “令箭催而张帅(总兵张承荫,战死于抚顺附近)殒命,马上催而三路丧师,臣何敢复蹈前辙!”

  谁料二十三年后,明朝又“蹈前辙”,招致全军在松杏一带覆没。

  用兵打仗,一要兵齐,二要饷足,三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