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0章 不如不操作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是议就近酌留兵,杨嗣昌督师时有标兵三万,额饷七十万两,似应照旧派给。

  万一不能接济,容臣于所在地方就近截留钱粮,抵扣军饷。

  总之吴牲就是在向崇祯要更多的便宜行事的权力,希望能与大明第一宠臣杨嗣昌看齐。

  崇祯看了以后,要兵部作速议复。

  兵部议复:疏内句句精详,即予照办。

  可兵部表面说得漂亮,其实是官样文章。

  要调唐通这支边兵必须等清军不再包围松山、锦州才有可能。

  况且此时唐通兵不能调走,要从别部选调颇为困难。

  光是洪承畴也不答应,本来大军齐聚此处,唐通又用的顺手。

  现在到了紧要关头,便要把唐通给调走,当真是想都不要想!

  第二天兵部遵旨议复,强调抽调边兵有很多困难,目前只能从蓟镇总兵吴国俊部下抽调三千骑兵。

  时至今日朝廷仍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犹豫徘徊,举棋不定,既要吴牲前往湖广平寇,又不愿抽调边兵劲旅,万不得已要抽调,也必须以“于边防无碍”为前提。

  这就使崇祯陷入了难以抉择的怪圈当中。

  他想要两手抓,可是哪一个他都抓不住。

  陈新甲也得知目前的情况,深知吴牲现在面对两个强敌,只能靠着九江一线作为屏蔽,根本就不是锤匪的对手,只能靠着其余人合力维持南京不被攻破。

  但能维持多久,陈新甲心里也没底。

  因为安内的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湖广郧阳府监纪推官朱全给朱由检的奏疏中汇报。

  “现在湖广之地有“献城与锤匪者,有送印免死者,有焚香开门以祈求留的性命者。

  而锤匪还设伪官、造伪印、发伪报纸,百姓亦望尘投锤以为伪民。

  锤匪又分给百姓粮种、赈困贫、蓄牲畜、务农桑,为久远之计。

  可我大明官军却掉头不顾,大兵焚掠,长去不返。

  国家费尽心思,以民养兵,今兵变而民亦变矣,有城不守,坐视锤匪入城,还前驱夹道欢迎。

  我大明有兵不战,一任其逍遥;有民不附,皆甘心以附锤匪。”

  崇祯捏着奏疏的手越来越紧。

  因为贺今朝所做之事,完全就不该是“劫掠杀民”贼子该干的事。

  他凭什么赈济大明百姓啊?

  大明朝廷所面临的对手贺今朝、李自成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已然并不满足于攻城掠地夺取财富。

  特别是贺今朝他有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勃勃雄心。

  随着军事攻势的节节胜利,贺今朝也提出“剿兵安民”的口号,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

  他在襄阳发布的檄文中,历数当朝皇帝的过错,而对百姓却关怀备至。

  双标至极!

  贺今朝还到处发布告示,宣传废除大明一切苛捐杂税,给他们分地耕种之事。

  土地是什么?

  就是百姓的根啊!

  无论是士绅,还是佃户,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