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1章 火烧眉毛了也得党争(第四更)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赶往蓟镇,皇太极不可能两线作战。”

  崇祯微微皱眉,他还想着要朱大典顺势平定山东的叛贼呢!

  但是蓟镇又不能不管,否则皇太极再一次攻打京师,还要征召勤王师,岂不是让贼寇们更无所顾忌了?

  如今官军追着高贼各路反贼追杀,一旦抽调兵力包围京师,那贼寇们又获得喘息了。

  “便如此办吧。”

  崇祯下定决心,要增援蓟镇,警戒京师。

  “是。”

  熊明遇刚应下来,便听到一旁的刑科都给事中陈赞化出声弹劾当朝首辅、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周延儒招权纳贿。

  周延儒当庭辩解,崇祯捏着自己的眉头看着他们二人对峙。

  结果陈赞化抛出一剂猛料,揭露周延儒曾对原任内阁首辅李标,炫耀他可以左右崇祯帝的旨意,并说崇祯帝是“羲皇上人”。

  一下子就把崇祯给拉下战场,不在看热闹。

  崇祯对于这种事非常敏感,当朝首辅竟然敢左右他的旨意,难不成他也想要当“九千岁”?

  朱由检立即责问陈赞化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陈赞化举出了上林苑典簿姚孙渠、给事中李世祺以及总督张凤翼为人证,周延儒无法抵赖。

  背后主谋温体仁见周延儒脸上带着尴尬之色,崇祯怒意重重,心里得意极了!

  崇祯看着周延儒,他的脸色极为难看,朕如此信任于你,旁人弹劾你,屡次护佑着伱,让你安心辅佐于朕。

  结果你竟然再背地里如此编派、背刺朕!

  当真以为朕是三岁孩童,任你拿捏吗?

  可以说朝廷屡次党争耗尽了崇祯对于大臣们的信任,尤其是他觉得周延儒犯了与袁崇焕一样的错误,那就是哄骗他!

  “周延儒。”崇祯刚把三个字喊出口。

  周延儒便躬身称病请辞,希望陛下能够给他一个体面。

  崇祯压住心中的火气,也懒得来个君臣三请三辞的戏码,直接就准许了周延儒的请辞。

  温体仁心里都笑开了花,周延儒一走,那首辅的位置,就只能自己坐了。

  周延儒自是知道背后是谁搞得鬼,他便向崇祯推荐已经致仕的何如宠出任内阁首辅,直接反手打了温体仁一巴掌。

  温体仁本以为崇祯会拒绝,没成想同意了,心中对于周延儒自是大恨!

  这下子为他人做了嫁衣。

  崇祯对于内阁首辅哄骗他的事,心中当真是不爽,恨不得像袁崇焕一样宰了周延儒。

  但是周延儒执政期间,并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反而维持朝廷正常运转,且是个聪明会办事的人。

  周延儒自幼有神童之称,连中会元和状元。

  他本以为和温体仁联合绊倒强大的东林党后,可以坐稳内阁首辅的位置,不曾想与他联手的温体仁也觊觎首辅的位置,且是个坏心眼子。

  先前有着炫耀的心思,一时嘴快,落人口实了。

  这次党争,可以说从皇帝到臣子,就没有一个人高兴的。

  就在大家伙都不高兴的时候,靖辽伯吴国俊送来一封战书,一旁的太监交给了崇祯。

  崇祯打开之后,见吴国俊竟然用血书请战。

  “说他这两年身负皇恩,在蓟镇一直编练士卒,且打服了察哈尔的部分蒙古人,可以确保没有带路的鞑子。

  他皇太极想要我的命,我还想要他的命呢!

  请陛下不用担忧,更用不着派遣援军,如今朝廷各地皆有流贼,且不可打乱陛下的部署。

  此番若是皇太极再敢来蓟镇,我吴国俊定然与女真狗鞑子血战到底,扬我大明军威!”

  崇祯看完之后忍不住拍了下御案,大吼一声:

  “好汉子,真不愧是朕亲封的靖辽伯!”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