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8章 成本要越高越好_带着医院回80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是孤寡老人,一个人也怪可怜的。”

  “成,七爷爷可以,不过保安也要招,我们的职工白天上班,晚上一定要休息好。我可不想成为资本家剥削大家,就怕到时被抓到台上去批斗。”

  哈哈哈,大家又一阵笑声。

  散会后,庆丰药厂的高工资以最快的速度在村里传了开来。

  这让那些没去药厂上班的村民给羡慕得呀,简直眼珠子都要突出来了,回家后纷纷埋怨家里人当初“比武”没通过,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家族局部战争。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消息后来又在西浦公社传开了,结果整个公社的媒婆都闻风出动了。

  庆丰药厂那些拿高工资的“干部”大多都是未婚呐,那就是妥妥的“优质客户”,那十里八乡的小伙子、小姑娘还不是随便挑?

  媒婆重点攻陷的就是“陈巧姑”,长得漂亮,身材高挑,还是药厂的总经理。

  就这样的条件,什么林头村书记的儿子、公社副主任的外甥等等都来说媒了。

  不过全都被陈亦根给挡回去了,老头心里亮堂着呢,虽说孙女是个农村户口,可就凭她现在的条件,找个城里人一点都没问题。

  陈夏还好有先鉴之明,早就提醒过几个自家药厂的几个小年轻:

  慢慢来,稳一稳,还没对象的人一定不要急。一定要挑一户好人家,没钱不要紧,不能挑那些图他们高工资的家庭。

  婚姻对一个人来说,就像二次重生一样,挑对了幸福一辈子,挑错了痛苦全家人。

  陈夏前世的婚姻就是因为图人家美貌,馋人家的身子,没有细细考虑两人性格上的差异,最后导致悲剧了。

  现在还是社会风气极其保守的年代,谁要是离婚了,以后在农村绝对抬不起头来,连同庆丰村陈家都会被十里八乡的人笑话。

  陈夏开完会后,专门把陈巧姑和陈国庆给留了下来,商量怎么做账,这事得高度保密。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八十年代初很多下海开厂的老板,因为对财务这块的不重视,结果后来在账目上吃了大亏,甚至以贪.污罪坐牢的也不在少数。

  明明厂子是你自己花钱创办的,集体和国家没有投一分钱,结果你拿自己厂子的钱居然算贪.污?

  但从八十年代初的法律来讲,挂靠企业也是集体的,账上的钱是不能你个人想拿就可以拿的,你拿了就是贪.污。

  产权不明确,可以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比如健力保……

  陈夏的办法很简单:两本账。

  一本“明账”,成本要往死里报。

  比如,医药公司那儿每月要固定购买几万元的珍贵药材。

  再比如,每月虚报采购蜂蜜、野猪肚等,一个月随随便便报个上万元。

  再比如,三六肺泰、三六伤风泰这两个药的制作成本也计算进三六胃泰里。

  总之必须要把三六胃泰第一粒药丸成本做到元,留1角钱利润就行,这样厂子一个月也有6000元利润。

  到时除去职工工资、缴税后,至少账上面一瞧,这厂子根本就没赚多少钱。

  而“暗账”则让陈国庆放在自己家里,做到心里有数就行。

  陈夏拿走利润大头的事情,是药厂的最高机密,被外人知道妥妥的劳动改造,甚至在83年枪毙都有可能。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