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5章 冰山上的来客(6)_汉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面俱到。面对如此复杂的地形,唐军就算全部都部署在粮道上无法应付过来。粮道的安全,困扰着唐军每个前线指挥官,他们为之绞尽脑汁,最后却遗憾的现,他们找不到有效的解困办法。

  对于吐蕃人来说。只要唐军缺粮。就得不撤退。这是他们对付唐军地最佳策略。因此。他们在战斗中。不断地改良偷袭地方式。偷袭地时间。偷袭地地点。做到一击必杀。他们地目地。并不是唐军部队。而是唐军地粮道。攻击起来难度自然小得多。很显然。他们用最小地代价。换得了最大地战果。

  面对这种无地局面。尽管唐军将士很英勇。尽管前线地唐军指挥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地。经验异常地丰富。然而。他们想要取得胜利。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薛仁贵、刘仁轨这样地名将。也无可奈何。一不小心。他们还在吐蕃人地面前马失前蹄。一生英明尽丧。薛仁贵地最后一仗。就是败在大非川。败在粮草问题上。

  有关大非川之战地失利。有原因。其实。大非川战役地过程并不是很复杂。薛仁贵率军经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将进兵乌海(今青海喀拉湖)。这里周围都是重重沼泽。处处水洼。让唐军一筹莫展。薛仁贵以乌海险远。大军辎重不便前行。命令副将左卫将军郭待封屯兵两万于大非岭。树栅栏保护辎重。而自己率领主力轻锐兼程进军。趁吐蕃军未备。破之。

  随后。薛仁贵率领地主力部队与吐蕃军队在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队果然由于猝不及防而大败。仁贵率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地时候。意外出现了。留守大非岭地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未至乌海。即与吐蕃相论钦陵率领地四十万吐蕃军相遇。待封大败。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

  八月。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四十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

  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等“而还”。大非川之战最终以唐军的大败而告终。随后,吐蕃大举进攻安西四镇,结果安西四镇也丢失了。因为大非川的失利,薛仁贵郁郁而终。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例如御史中丞魏元忠等人,当面唾骂薛仁贵无能。

  大非川战役虽然简短,但是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但是唐建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同时,这次失败直接导致了安西四镇与吐谷浑故地的丢失。唐被迫撤销安西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吐谷浑亦并入吐蕃,成为其别部。从此,唐帝国就失去了西北边境防御的战略有利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