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3章 天下惶恐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了,你可算得真准。

  就算你想花,百官也会像死了爹娘一样,百姓还会骂你是昏君。

  “臣能让殿下的银子保值。”

  朱厚照凑过来,乐了:“什么?”

  “放入良乡商会,十年后,还是两万五千两。”

  ……

  弘治皇帝来到奉天殿,百官等着上朝。

  “朕听闻,昨日有人说,朝廷挖了银矿,银子会不值钱?”

  熊繍低着头,瞥了谢铎一眼,默不作声。

  大殿沉默片刻。

  “是臣妄言!”

  朝廷不挖银矿,他不就没银子了吗?

  张鹤龄气急坏败跳出来:“你瞎说什么呢!老夫看你人模人样,一点道理也不懂,怎么当上尚书的?

  都察院,快点调查他!老夫觉得他这官当的,有黑幕!”

  李东阳几人嘴角一扯。

  熊繍气得胸口剧烈起伏,呼着白气。

  弘治皇帝看了萧敬一眼,萧敬忙跑下去,将张鹤龄拖出去。

  大殿顿时恢复平静。

  严成锦微微躬身:“熊大人判断不错,大量的外来银子流入,会让银子贬值。”

  朝廷的生产总值不变。

  一大批白银流入,却没有商品,对应这批银子的价值。

  这就好比一个朝廷,大量的印制钞票,但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没变。

  熊繍提防地看向严成锦:“你帮本官说话,是何居心?”

  这话咋听之下,有点狗咬吕洞宾,明明帮你说好话,你却反咬一口,很奇怪。

  可百官却觉得,合情合理。

  他可是严成锦啊!避之不及,怎会主动跳出来,承担陛下的怒火?一听就知道不对。

  严成锦见势头不对,便不再说话了。

  刘健颔首:“自从朝廷从满加剌国挖回几船银子,银价确有波动。”

  弘治皇帝看向熊繍,疑惑:“为何会这般?”

  “臣也不知。”熊繍道。

  严成锦眸中微动,古代关于经济学的书籍很少。

  百官虽然知道,银子多了会贬值。

  但为什么会贬值,又会带来什么崩坏性的影响,他们是不知道的。

  最早的经济类书籍,是一百年后的国富论。

  乃是由西方人所著,在大明,基本的体系也未形成。

  身为穿越者,只要他愿意,就能在大家一脸懵逼的时候,赚得盆满钵满。

  弘治皇帝望向李东阳三人,意味深长:“银矿,难道不挖了?”

  李东阳斟酌片刻:“挖还是要挖,但大量白银流入,必会引起坊间恐慌,如今,坊间的士绅,都已经知道了。”

  ……

  京城,坊间士绅惶惶不安。

  邸报在茶楼、酒楼和私宅流传开来,岛国有一座取之不尽的银矿,挖了它,今后银子就和铜板,毫无二致。

  王不岁的邸报,往京城以外的地方,散播开来。

  不出一个月,满天下都会得到这样的消息:白银贬值!

  拥有的白银越多,损失就越大。

  所以,损失最大的人,是士绅。

  这是一场危机,许多士绅都不知该怎么办。

  严成锦坐在轿子上,听两旁街道的百姓谈论。

  在后世,就遭遇过这样的事,这次再保不住自己的银子,岂不白穿越了?

  回到府上,命人找来王不岁。

  “严少爷,您找小的?”

  受到朝廷收银子的打击,王不岁脸色也不好。

  “把府上的银子,全部换成京城的宅邸、田地和门铺,挂到我爹名下。”

  陛下正要怪罪起来,也是要砍他爹。

  老爹在三边战功赫赫,达延汗不死,陛下不敢裁撤老爹的官职,尽管,老爹就是个菜鸡……

  跟随王越收复河套后,满朝文武都以为,老爹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

  只有他知道,老爹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哪一次打仗,不是他在幕后派良将相助,再剥夺功劳?

  不过,这个秘密只有他知道。

  三日后,王不岁抱着一摞地契,来到严府。

  ……

  奉天殿,

  想不到朝廷在海外挖银,会引起坊间恐慌。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都察院的经济司,可有办法稳定银价?”

  严成锦倒是有一策,只是,怕陛下会揍死他。

  “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