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继续万字求月票)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这件事情,徐光启准备让李之藻去操持。毕竟刚才已经说了,让李之藻来主持这个衙门,所以李之藻的意见就很重要。

  “我觉得也不应该让地方节制。”李之藻沉声说道:“咱们都在地方上做过官,地方上什么样子你们也都清楚。如果把这个权力给了地方,那就等于白费了。”

  “看起来地方官员威风八面,实际上都要和当地的士绅搞好关系。而所谓的商人,哪一家身后没有当地大族的影子?衙门口里边的那些人,有哪一个不是和当地的那些大族有牵连的?”

  “地方官员能做的就很有限,所以我们不能让这个新衙门受到地方官员的节制。”

  李之藻说的话,徐光启和沈庭筠都赞同,因为这一点他们两人也是知道的。

  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一个官员在一个衙门并不能待太久,因为朝廷官员是有任期的,但是有一些人却不会走,那就是衙门口的捕快胥吏之流。

  这些人不但是本地人,而且世代在这里生活。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的话,他们是会帮助在这里生存了很多年的士绅,还是帮助一个干几年就走的官员?

  这根本就没什么好选择的。所以地方官员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

  何况当地的那些大户平日里对捕快胥吏这些人也都是多有收买,银子什么的也都不少,那么这些人帮谁?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一点在场的三个人都知道,所以他们都知道李之藻说的是什么意思。

  “好,那就不交给地方节制。”徐光启拍板说道。

  徐光启的这句话,就把这件事情的大方向给敲定了下来。

  不过问题也只不过是刚刚解决,还有其他的问题,于是徐光启又说道:“可是各地衙门的人选从何处来?”

  这一点也非常的重要,因为如果去的人不合适,那后果很严重。

  如果去的是一个喜欢贪腐的人,到了地方上就是一顿搜刮,自己这个衙门也就不能干了。别说搜刮了,只要是吃了那些商人的孝敬,那也没法干了。

  徐光启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李之藻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人应该从哪里来。

  从户部出?还是从其他的衙门抽掉?

  无论怎么做,都似乎不太妥当。

  “这件事情不如交给陛下决策吧。”沈庭筠缓缓地说道。

  见徐光启和李之藻都看着自己,沈庭筠伸手捋着胡子说道:“这件事情很棘手,这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的确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不如让陛下来做主吧。”

  三个人一起点了点头,徐光启说道:“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办。”

  在获得了一致性的通过之后,徐光启又说道:“现在我们开始制定这个衙门的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权责,这个就十分的关键。”

  其实三个人都知道,这已经不是关键或者不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