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59章 汉京留守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超曾有过点矛盾,但后来却成为了坚定的李党一员。

  留守汉京四辅政大臣,全是李党,这皇帝肯定不放心了。

  哪怕这个李党,也仅仅是下面人说说而已,并不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李党,但李超跟他们的关系确实很近。

  “李靖是兵部尚书,此去封禅之后,就是东征开始,陛下身边怎么能离的开兵部尚书呢。臣以为不如换屈突老王爷留下。”

  “可屈突通是枢密使。”李世民道。枢密使可比兵部尚书重要多了。

  “那就留枢密副使刘弘基将军在京。”

  这个人选李世民挺满意,一来刘弘基要资历有资历,有威望也有威望,尤其他还一直是李世民信任之人。

  “好!”

  房玄龄又道,“马周刚接任侍中之职,臣以为此次也应当让马侍中随驾。”

  “那由谁来接替马周留下?”

  “右仆射兼户部尚书杨恭仁如何?”

  这也是当了十多年宰相的老臣了,李世民也很信任。

  “可。”

  “褚遂良要换吗?”

  李世民点头,“换一个。”

  “御史大夫魏征如何?”

  “魏征不合适。”李世民否决,魏征的儿子娶的是李超的妹妹,李世民不想留他。

  “调魏征为翰林院承旨学士加参知政事衔,授杜淹为御史大夫加参知政事衔,让杜淹留京辅政,调褚遂良为门下侍郎加同平章事。”

  李世民思虑了一会,接连调整了几个宰相之职。

  房玄龄点头,如此一来,留京四辅政大臣就是:

  太师、赵王李超。

  同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兼户部尚书、太子少师、观国公杨恭仁。

  参知政事、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安国公杜淹。

  同军事机、枢密副使、太子少保、夔国公刘弘基。

  这四位辅政大臣,关系并不密切,刘弘基是将,杜淹是御史,杨恭仁是后勤,三人还是太子的少保少师少傅,唯独李超地位超然一些,不是宰相,但是帝师。

  “给李超加个汉京留守的衔吧,汉京留守辅政大臣,以李超为主。”李世民想了想之后,还是补了一句。毕竟四臣中,就李超不是宰相。名不正则言不顺,总不能让三个宰相听他这个不是宰相的太师吧。

  不过汉京兵权归刘弘基,杜淹拥有监督弹劾大权,而杨恭仁则有军械粮草,李超就算加一个汉京留守之职,倒也不用太担心。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

  李世民虽不是开国之君,但却让大唐强盛起来的君王。对于此次封禅,他是非常重视的。

  “其实朕倒很想把文远一起带走的,只是这汉京也得有人辅佐承乾。”

  赵王府。

  宫中宣旨官宣读圣旨。

  “门下:·····”

  皇帝授李超为汉京留守、辅政大臣的旨意,是通过了中书门下和翰林院的。

  汉京留守,辅佐太子监国,可便宜行事。

  李超上前接过圣旨,他以为李世民会带他随驾呢,不料李世民居然让他留在汉京,还给他一个汉京留守和辅政大臣之衔。

  听说有四个辅政大臣,其它三个分别是杨恭仁、杜淹、刘弘基之后,李超只是笑笑。皇帝和百官去了泰山,汉京留守朝廷反正也没多少事情。朝廷和地方有事,也一样是要呈报给皇帝和随驾的朝廷百官的。

  不过,如果李世民在外的时候如果死了,嗯,那李超这个汉京留守和辅政大臣可就不一样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