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22章 义结金兰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是罗马皇帝的封臣。而且就算是张超为他加冕,他以后也不是张超的臣子。

  他和张超的关系是兄弟,是盟友,两国之间是盟国。至于大华是盟主,那又如何。

  房玄龄站在一边,看着张超和克洛维两人那副深情的样子,都不由的想笑出声。

  可心头却又很沉重。

  大唐贞观之时,也是在张超的主导之下,有了三皇同盟。但是那个时候,其实就算是皇帝李世民,对于遥远的中亚与欧洲的局势,也并不是很关心。

  若不是张超一意坚持,说不定皇帝根本不会把遥远的大夏、河中、西海、甚至是信度等地划入大华的疆界,派出军队去进驻,甚至是分封诸侯去开拓经营。

  而如今信度洋上,波斯湾里,地中海上,也不会到处都是悬挂着大华旗帜的华人海商了。

  若不是这些策略,大方也不可能在西方有如今这样大的影响力。

  现在不但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争相向大华借款,甚至是拿关税和租界来借钱,争相讨好大华。连法兰克王国,都主动的来皈依儒教,请大华天子为他加冕。

  这些影响力,带来的是巨大的收益,这不纯是面子,而是实实在在,看的见摸的着的收益。

  庞大的外贸体系,是巨大的利润,更别说如今插手西方局势,而带回来的巨额军贸订单,还有那一笔笔的借款带来的高额利息。

  大华现在从这些国家身上,正在源源不断的吸着血供应着自己。

  法兰克国王成为了法兰克皇帝,成了大华皇帝的结义兄弟,成了大华帝国的盟国,也成为了贸易伙伴。

  如果抛去政治角度来说,那么这一次的结盟,也是为大华带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一个新的市场,一个即将开发的新市场,一个为大华带来更多利益的新市场。

  从贞观之初刚开始放开海贸,从那时开始放开工商,到如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

  中原之地,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或者是那些学堂的年轻学生,又或是工厂作坊里的工人,又或是跑南闯北的商人,再或朝堂的诸公,其实现在谁都已经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改革开放让大家富了,让大家解决了温饱,让朝廷强盛了。

  民富国强。

  这一切,都依赖于改革开放。

  贞观朝开始的改革新政,一直到如今,还在不断的推行,甚至不断革新。这些新政,带来了今天的繁荣稳定,富强安宁。而新政下的开放,尤其是航海贸易和对外的征服开拓以及殖民,更是让大华越发强大。

  二十年前,那时大唐都还在突厥人铁骑的威胁之下。

  连东北的高句丽,西北的吐谷浑都解决不了,更别说插手更遥远的西方了。曾几何时,中原还只能勉强经营着河西走廊,收复西域,恢复汉时疆域,都成为了君臣们的一个梦想。

  扭动头,房玄龄的眼角滑过了几滴眼泪。

  他在心里喃喃的对着遥远东方叹道,“你错了,张超带着我们走的更远更好,我曾经也犹豫过怀疑过,但如今已经是坚定不移。如果你能看到今天这个局面,也一样会为大华而自豪吧。”

  大华天子手挽着法兰克国王,一起放声大笑。

  “大哥!”克洛维忍不住再次喊道。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