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8章 李超这是欺君罔上(再为道明嗣万赏加更)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攻入关中,兵临长安城下了。”

  长孙氏也在旁赞叹,“文远果然非纸上谈兵,厉害。”

  “文远用兵如神,朕用人的眼光更好。”李世民得意的道。

  漫长一夜过去。

  街鼓响起,各城门宫门处,也迎来监门卫官员送来的门符和钥匙。

  城门宫门打开,坊门市门也一一开启。

  上朝的官员,入京的商贩百姓,长安城醒了过来,喧闹起来。

  百官到东宫显德殿上朝。

  李世民即位以来,一直非常勤奋,每天早朝不断,逢五逢十还要举行一次大朝会。

  百官山呼万岁,李世民高喊免礼平身。

  “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魏征有本启奏!”

  刚从山东安抚回朝的魏征,表现不错,山东人心安定。一回到朝中,就被加封为秘书监。

  秘书监是秘书省的长官,秘书省和东宫的司经局职能差不多,都是管理图书掌文翰工作。一般也担负皇帝的顾问之职,是个品级虽只五品,可却能随侍皇帝身边,可以参预到朝政的要职。

  魏征举着笏一上来,就请求李世民立即调李超回朝,撤回兵马。他的理由是如今天下好不容易安定,大战过后,天下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再主动去启动边衅。

  一个梁师都虽弱,可背后的突厥。万一引得突厥撕破和约,再度南下,那时就悔之晚矣。

  接着封德彝上奏,再请议迁都。

  李世民坐在那里,面上一直带着微笑。

  “还有何人要上奏?”

  “陛下,臣王珪请奏。”

  王珪奏请的内容则是朝廷在天下十五道的基础上,没有必要再去设立什么都护府和节度使,尤其是这个节度使更是毫无必要。且节度使的权柄过高,哪怕是做为临时的差遣使职,也是不恰当的。

  “朝廷此前裁撤行台府,现在却又设立节度使,这岂不是倒退?”

  面对着群臣的这些意见,李世民态度很好。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些道理,不过今日暂且先不议这些,朕昨夜刚接到一份奏章,先向诸卿宣告。”

  内侍上前,开始宣读。

  “关内道大都督秦琼转奏朔方镇节度使李超奏本!”

  “臣朔方镇节度使李超向陛下飞报大捷......”

  灵武大捷,天大的捷报,出兵半个月,李超不但从长安到了灵武,走了一千五百里路,平均一天百里,用了惊人的快速。而且李超还打了个大胜仗,非同一般的大胜仗。

  十五天时间,从长安赶到了灵武,就两万人马,连后勤民夫都没带。

  他们不但用十五天时间赶了一千五百里路,甚至还把梁师都斩杀了,还斩获五千首级,俘虏八千伪梁军,招降三万兵马,并收复了整个灵州,获五万百姓,牛羊数十万头,田地百万亩。

  这,满殿的大臣听的震惊万分。

  褚遂良更是待宣读完后,第一个出列。

  “臣褚遂良有本启奏,臣要弹劾李超,谎报军情,欺君罔上!”

  褚遂良,门下省修文馆学士,主持馆中日常事务,被称为馆主。在李世民为太子后,原秦王府文学馆就已经撤消,大唐剩下两馆一院,东宫崇文馆,门下省修文馆,中书省置翰林院。

  禇遂良是原文学馆学士褚亮之子,初在秦王府做铠曹参军,如今自己是修文馆学士,还晋封为黄门侍郎,是原秦王府中升迁极快的一个。

  这位才三十出头,年轻的黄门侍郎,根本不相信这封捷报是真的。

  “陛下,李超根本不可能带着两万府兵,只用了十五天时间,就从长安到达了一千五百里外的灵州。”

  “李超所部多马骡,又无辎重之累,在大唐疆内行军,日行百里,并非不可能。”李世民为李超解释。

  “日行百里,半月行一千五百里,就算李超能做到,可赶到灵州,也已经是疲惫之极,他还如何斩梁师都,夺灵州?”

  “况且,斩敌五千、俘虏八千、纳降三万,还斩梁师都,陛下,这样的捷报,你信吗?反正臣是绝对不信的,这不过是李超的假捷报,目的,不过是瞒骗朝中,诓骗殿下,好让朝中支持他那个冒险之极的收复灵武计划而已。”

  “臣请求陛下立即下旨,撤回军队,召回李超!”(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