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七章应作如是观(下)_择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声谢,然后开始吃饭。

  两碗稀粥,就着白腐乳吃了一个馒头,他觉得有了七分饱,便停下了筷子。

  唐三十六看着他略显苍白的脸,担心说道:“不多吃些怎么顶得住?”

  陈长生说道:“吃得太饱容易犯困。”

  唐三十六皱眉说道:“虽然不明白你究竟想解出些什么玩意,但既然你坚持,我知道也没办法劝,可难道你真准备不眠不休?”

  苟寒食在旁没有说话,他知道陈长生为什么如此着急,因为离周园开启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折袖把湿毛巾递到陈长生身前。

  毛巾是用溪水打湿的,很是冰凉,陈长生用力地搓了搓脸,觉得精神恢复了些许,对众人说道:“你们不用管我

  说完这句话,他再次闭上了眼睛。

  虽然他闭着眼,但苟寒食等人都知道,他还是在观碑,或者不会太伤眼,但这种观碑法,实在是太过伤神。

  晨鸟迎着朝阳飞走,去晒翅羽间的湿意,碑庐前重新恢复安静,人们似乎都离开了。

  陈长生盘膝闭目,坐在庐前继续解碑。

  时间继续流淌,悄无声息间,便来到了正午,然后来到了傍晚,暮色很浓。

  今天的京都,就像天书陵一样安静,离宫里的大主教们根本没有心情理会下属的报告,朝廷里的大臣们根本没有心思处理政务,莫雨批阅奏章的速度严重下降,圣后娘娘带着黑羊在大明宫里漫步,不知在想些什么,教宗大人一天里给那盆青叶浇了七次水。

  不知道、不懂得的人,只把陈长生的举动视为哗众取宠,或是某种谈资。

  知道当年周独夫解碑、懂得天书陵内情的人,则在紧张地等待着某件事情的发生,或者无法发生。

  至少到现在为止,那件事情还没有发生。

  十七座天书碑,在陈长生的视野或者说识海里重新组合了无数次,虽然不能说穷尽变化,但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损耗了无数心神,遗憾的是,依然没能找到他想找到的东西,世界对他来说依然残缺的。

  忽然间,他的脑海里闪过一抹光亮。他不再试图把这十七座天书碑组合在一起,更准确地说,他不再试图把十七座天书碑在同一个平面上组合在一起,而是让十七座天书碑在他的识海里排成了一条直线。

  在他身前的是照晴碑,贯云碑在照晴碑的后面,再后面是折挂碑,依次排列成一条直线。

  然后他对自己说,只要碑文。

  于是十七座石碑的碑体消失不见,只剩下碑面上那些繁复至极的线条。

  十七层碑文,由近及远,在他的身前飘浮着。

  视线穿过照晴碑的碑文,可以看到后面十六座碑的碑文。

  这些碑文叠加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崭新的、陈长生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无法想象的图案。

  他看着这个图案,心神微震。

  前陵十七碑,越到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