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知识的快乐_汉家功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知识的快乐

  第二天一早。

  刘辩洗漱好,就准备继续他的扫盲大业,在书房一坐下,潘隐就进来了。

  他拿着几分缣帛,递给刘辩,道:“陛下,这是各尉府郎官新的任命名录,蹇常侍与太后娘娘都认可。”

  刘辩接过缣帛,认真审视。

  现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之为‘外台’,与尚书台、御史台,并称为‘三台’,‘三台’掌握着大汉几乎所有的权力。

  而‘外台’的群体,就是宫里的各级郎官,十二常侍郎,就是他们的头领。

  ‘外台’有皇帝的信任,不止掌握着上传下达的关键渠道,甚至于控制着禁军!

  是以,‘外台’与尚书台对抗多年不落下风,彼此争斗十分激烈。

  刘辩看着缣帛,别说人了,大部分字他都不认识。

  “关于驱除张让等宫内的党羽,蹇硕说了什么?”刘辩看着名录,不动声色的道。

  潘隐躬着身,道:“陛下,蹇常侍说,张让等人祸国殃民,对他们清算是大快人心,民心所向,陛下英明。”

  刘辩笑了笑,将缣帛递给潘隐,道:“他今天又去母后那了?”

  潘隐小心的观察刘辩的神色,道:“是。昨天还去了车骑将军府。”

  车骑将军,何苗。

  刘辩嗯了一声,也没在意,看向宫外,目光微微闪动,道:“曹操还在整顿南宫?”

  潘隐道:“是。听说,曹校尉治兵严厉,打死了不少,驱赶了很多,廷尉府,太尉府告状的有上百人。”

  刘辩眉头一挑,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他想起来了,年轻时候的曹操,就像是个愣头青,不论是任洛阳北部尉校尉时,无所畏惧的打杀了不少皇亲国戚,还将十二常侍的蹇硕的一个叔叔给棒杀了。

  再后来,刺杀董卓,也是很像一个愣头青所为。

  但,只是像。

  刘辩随手翻出缣帛,准备认字,道:“宫里的清洗要加快,宁可错也不能留疑。”

  “是,小人明白。”潘隐道,习惯性的走到刘辩边上,准备给刘辩读缣帛。

  潘隐站在刘辩身旁,看到缣帛上的字迹上方,有些奇怪的字符,不由得一愣,稍微身前看去,只见是些圈圈点点,从未见过。

  刘辩也不在意,拿着毛笔,道:“念吧。”

  潘隐不疑有他,就开始念。

  刘辩则在这些字迹上添加拼音,一边添加一边道:“慢一点。”

  潘隐看着那些字迹,心里暗凛:这是大将军上的奏本,陛下这是在写什么?

  他不敢多想,连忙语速放慢。

  刘辩看着这些拼音,心里暗喜:今后就不怕忘记了,可以时常拿出来辨认。

  两人一念一写,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潘隐念了一百多道缣帛,刘辩则写了一百多道,近万字。

  “好了。”

  刘辩心满意足,放下笔,甩了甩发酸的手臂,又缓缓伸出发麻的双腿,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