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七章德国人的打算(二)_帝国争霸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舍尔中将的电报之后,迅速召集相关技术人员对商级战列舰和3个型号的轻巡洋舰进行讨论。感觉商级战列舰不仅在技术上非常先进,而且价格太便宜了,按照德意志帝国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技术,夏帝国的报价比生产成本低很多;对于轻巡洋舰,技术人员建议分别购买1艘2号和3号舰回来做设计参考,并把他们的意见形成文字材料,交总参谋部与德皇进行拍板定夺。

  海军部大臣提尔皮茨在与总参谋长小毛奇先进行了沟通,对于这种便宜的战列舰,而且是夏帝国能销售的最后一款战列舰,一定要多购买几艘,成本只有德国的一半,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小毛奇也感觉这样能大大加强德国的海军实力,甚至能一举超过英国人的海军实力,于是两人决定购买4艘,然后帝国仿制2艘,把技术完全消化吸收。

  对于轻巡洋,提尔皮茨的观点是2号和3号舰各购买1艘,等回来研究之后再做决定,如果合适的话就多购买几艘,然后帝国在本土制造。

  由于技术人员写的报告非常详细,小毛奇感觉花不多的钱就能让海军有超越英国人的实力,爽快的答应了海军部的申请。

  外交部收到施特莱斯曼大使和舍尔中将联合签名的电报之后,迅速把副本分别送德皇、总参谋部和海军部。

  德皇威廉二世针对这个问题没有立即召开会议,而是让三个部门先独自分析,并针对电报中提出的问题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不过看到这封电报,德皇威廉二世的野心更加膨胀,只要能称霸欧洲,他不担心德国不是夏帝国的对手,夏帝国地盘大,是他们的优点,战时的话也是致命的弱点,而且夏帝国本国的人口太少,只要战事处于对峙状态,他们国内的其它众多民族肯定不会继续俯首称臣。

  对于海军部和总参谋部提出的军舰购置申请,德皇立即给予批准,他明白海军的重要性,要称霸欧洲并与夏帝国为敌,就必须建立更加强大的海军。

  舍尔得到国内指示,又与李兆水进行了多次沟通,根据施特莱斯曼大使的建议,德国必须用一半的物资来顶货款,条件是美国人与夏帝国达成的方案,以消化德国国内积压的工业产品。

  李兆水把问题汇报给张伟,张伟很爽快的同意了这个要求,在战争将要来临的时候,能减少欧洲的物资储备,就是减少他们的战争潜力;于是张伟在考虑之后在德国人提出的物资清单中选择了几种秦王国在建设中缺少的物资,比如:水泥、铁轨、机械设备等,条件是由德国人在一年之内把物资运输到吉达港,价格比市场价格低10%。

  德皇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命令把战列舰的数量改为5艘。

  在他的心目中,这不仅能消化德国很多积压的物资,就整体成本算下来,这几艘战列舰等于白捡的。如果不是考虑到德国造船厂也需要一定的订单维持,他甚至想购买更多数量的战列舰。

  舍尔中将很痛快的与李兆水签订协议,为了能方便护航,两个规格的轻巡洋舰各购买了5艘;战列舰和轻巡洋舰的交付地点为科伦坡港。德国的白银和海军接收人员会送到科伦坡港。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