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小朱:咱大明的权力交接都这么草率的吗?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卿,汝等可还有本奏?”

  当老朱第三次问出同样一个问题,而不是让内侍宣布无事退朝。

  是个能当官儿的都听得出来。

  老朱这是有事要交代。

  就算真还有些“鸡毛蒜皮”,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来给皇帝添堵。

  百官也便洗耳恭听。

  看着大家伙都不吱声了,老朱也难得的露出一个好脸道:“众卿不必紧张。”

  “今个大朝会,咱也无甚要务。”

  “主要就是时至七月,应天府内实在酷热,咱有心想要外出避暑而已。”

  众臣子面上都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事。

  但真正聪明的老狐狸。

  心中的弦却无不绷得更紧。

  对于自家天子这个老六的尿性,他们这些能在朝廷中一连待上几年的,哪个不是门清?

  对老朱尿性不感冒的。

  早就找个机会犯点同行趟过雷的小错,让老朱把自己发配了。

  能留在朝堂做“长工”的,又有几个不是人精?

  果不其然。

  老朱下一秒就转折说道。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如若咱一家都出外避暑,朝廷这些政务,还是要寻老成持重的柱国重臣代为处置一二的。”

  “诸卿中,可有人愿担此重任?”

  看老朱一脸和蔼的笑容,一众臣子的内心无不打了个寒颤低下头来。

  夭寿喽。

  如果他们犯了罪,请直接把他们处置或砍头。

  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傻子一样糊弄。

  胡惟庸的尸首才将将埋了半年。

  他是如何勾结朋党,独揽大权,害的自己走上断头台的,大家都历历在目。

  今天这一出。

  和当年胡惟庸走上权相之路伊始的场景,不能说完全相同。

  那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哪个嫌命长才会接这茬呢。

  见百官都低头,老朱就像在看即将打靶的名单一样,逐个念到:“偰爱卿?”

  听到老朱念到自己的名字。

  文官之首,今年二月刚刚迁任礼部尚书的老臣偰斯,当即就双腿一软的跪了下来。

  作为前元归降的老臣。

  早年曾是前元高官,官至嘉定州知州。

  从洪武元年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尚宝符宝郎,改尚宝司丞,到六年升河间府知府,九年到户部当任郎中,又身为户部尚书,随后出任山西左参政,今年正月,胡惟庸倒台后,招回来当吏部尚书。

  历经十余载,当过三部尚书,还能活跃在老朱眼皮底下。

  且身居高位。

  除了老朱有意立为榜样,给前元老臣安抚,以表只要你们兢兢业业的为大明朝做官,他老朱不会计较出身的意思。

  这人的能力,城府,心计自也不必多说。

  可是面对老朱这没有回旋,也根本无法推脱的一问。

  这位两朝元老果断就板正的跪了。

  “陛下天恩,老臣感激涕零。”

  “但老臣早已年迈体衰,无力担此重任了,在山西时,臣就有动了此念,只是为报陛下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