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市场经济_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对他们这般作态十分不满,“要知道当年老汉我可没有这么对待手下人的..”

  “老黄头,你就是因为心善,才跟我们一块为人奴婢的,哈哈~”旁边人不等黄老头讲完就起哄道,显然都是知道这老汉的来历的。

  “嘿,我这一辈子做事就讲一个仁义二字,未读过圣贤书,但是行仁义事,无愧此生。”老黄被他人戏弄也不恼,只是将自己的信念再一次翻了出来,不在意道。

  “老丈以前也是个商徒?”公孙度起了兴趣,见那边张辽与闫信都与对象对上了线,便干脆坐了下来,与这几个老汉闲聊起来。

  “非也,老儿以前是个农民,”黄老闻言摇摇头,用手指了指脚下继续道:“这片地,以前就是我的。”

  “老黄以前是个大地主哩!好几百亩地。”有人接话道。

  “哦?怎么说?”公孙度真是好奇眼前人的传奇经历了,立马追问道。

  老黄看了眼四周,见到农庄的管事与监工都在与人交谈,也就放下了心,道:“也不与你这后生虚言,老汉我当年也是白马这片地界响当当的人物。200亩家传土地,足够养活一家人,生活也还算小康。”

  “后来呢?”公孙度追问道。

  “还能怎么样?倒霉呗!农民遇上了水旱蝗,谁能有个好?”有人接话,没好气道,显然对此见怪不怪了。“哎,老齐说得对,最开始遇上灾情,卖了些地,向豪强借粮也能凑合过。

  可是这灾情,它就是来个不停,那几年水旱蝗变着法的来,好不容易来个丰收年,粮食又卖不出价钱,还不了李家的钱,只好将地抵给了人家。

  这县里,多少人家与我一样,一年年的求活,最后都不得不将地抵给了李家,卖身为奴,给他李家扛活。

  可是,李家需要的奴仆也是有限的,养不起那么多的奴仆。

  直到中平元年,那一年,中原闹起了黄巾,村子里吃不起饭的后生都去投大贤良师了。听说全被官军砍了脑袋,老汉当时被征去做役夫,尸体一堆堆的,那个惨哟!”

  “还有豪强不收奴仆的?小子我在河北可是看到许多豪强奴仆近千的!”公孙度吃惊道。

  “诶,后生你有所不知,你那是黄巾之后了,起了黄巾之后,到处都有乱兵,太平道的兵,朝廷的兵,郡守的兵,也都不讲理。

  为了自保,各家的坞堡修得越来越高,收的部曲也越来越多,李家有三百部曲,他王家总不能少啊,相互攀比之下,所以这奴仆也就越来越多了。”黄老一副你见识短的表情给公孙度解释道。

  公孙度点头,同时心中了然,恐怕不止是攀比那么简单吧,有了如同城墙的坞堡,也就有了绝对的自保之力后的这些豪强,一个个心都野了,说不定就开始对周围没啥自保之力的豪强或者村寨下手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