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百三十八章 路漫修远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的行政长官。

  王富又是地方乡绅,再加上这样的亲眷,一县县令若是能扛住压力不同流合污,那杨清源就必然要提拔重用此人了。

  杨清源看了王华一眼,王华面对杨清源也是苦笑。

  王家在姚州县,乃至整个越州都算得上豪门,在这山阴府中有王家族人是在情理之中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周不许官员家乡任职。

  因为一旦回原籍任职,那原本家乡的亲朋好友,便自然会得到优待。

  王华为人周正清廉,几乎不以权谋私,但是仅仅是回越州短时间内代理刺史,还是有远亲狐假虎威。

  “清源,今日之事,我已经不方便处理了,还是你来决断吧!”

  杨清源点了点头,王华确实该避嫌,免得被人抓到话柄。

  “邵县令。”

  “下官在!”

  “你现在便回答前衙,依律审理此案,不得有误!至于你今日之罪,自然会有吏部的人前来考评,对了,事后自己把赃银退了。”

  邵杰闻言心中一喜,虽然他今日有贪赃枉法之嫌,但索性并没有造成什么难以挽回的结果,杨清源说得是吏部来查,而不是都察院,说明此事尚有余地,最多也就是革职。

  “下官谨遵钧令!”

  说完邵杰就匆匆忙忙地跑向了前衙。

  而留在后堂的两人也是各有心思。

  不多时,王华苦笑一声,对着杨清源说道,“今日,我今夜便回去上书内阁,辞去越州代刺史之职,这期间需要你这个越州黜陟使暂代刺史行事了!”

  杨清源点了点头,“王兄放心,我省的。”

  在杨清源眼里这些其实倒不是什么大事,真正严重的是今日之事背后折射出的含义。

  若今日他和王华,不是邵杰的上官而仅仅是两个熟读大周律的书生,那本案又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

  说到底,这就是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今日压服邵杰的,不是大周的律例,而是他和王华手中的权势。

  这是最讽刺的事情了,压服肆意妄为权力的,竟然不是大周的律例而是更大的权力。

  若有一日,这更大的权力出现了问题,那又该由何人来制约?!

  人治比之法治最大的缺点便在此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没有私心和贪欲。

  治理吏治,不能靠国家的某一个时间的政令和风向,也不能靠几次钦差巡视地方。

  固然在钦差巡视地方查处贪官之时,百姓会感到欢呼雀跃,但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却已经极为严重。

  地方无法制约官员权力的滥用,竟然只能靠钦差巡查?!

  杨清源想要革新,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真正的法治不是靠他一个人想要革新就能完成的。

  即便是千百年后,也是一直在法治的道路上行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

  豫州,少室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高手如云。

  别看慈航静斋、静念禅院名声在外,但佛门底蕴最深者,莫过于这少林禅寺。

  藏经阁,乃是少林寺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平日里有一个灰袍老僧负责清扫,但今日这个灰袍老僧却没有持拿笤帚,而是坐在地面之上口中诵经。

  “是故地藏菩萨俱大慈悲,救拔罪苦众生,生人天中,令受妙乐。是诸罪众,知业道苦,脱得出离,永不再历……”

  前少林方丈渡如,步入藏经阁中。

  “师叔,为何诵念地藏菩萨本愿经。”

  老僧停下了诵读之语,双目微睁,看向东南方向。

  “有一故人,今日仙逝,若无他,便无今日之我。老僧孑然一身,只能诵经为老友祈福!助他往生极乐。这七日,老僧都会为他祈福,阿弥陀佛!”

  说完不复再也多言,闭目诵经。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