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十五章 扬州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就是灭金之战的袍泽,不会出现相互掣肘之事,而骠姚将军又是天子的师弟,心腹之臣,也可防止其他意外发生。

  戚元敬没有找到合适的兵马,便先行回到了越州,他在此地驻守三年,相比于扬州他更加熟悉越州。

  戚元敬在偶然之间,来到了武伤。

  乌伤县多山,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七山二水一分田。

  乌伤县百姓多穷苦,只能勉强湖口度日。

  然此地又发现了许多的矿藏,有天赐的财富,农民得以转行当矿工。

  别看后世矿工这个工作威胁性不大,收入不高,但是在当时可比农民吃香多了。

  越州多山,土地贫瘠,农业本就不发达,种地又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活计。

  相比之下,矿工不但赚得多,而且更稳定。

  至于风险,这个年代,干什么没点风险。

  在矿藏的帮助下,乌伤县的百姓开始发家致富了,这下子旁边的穷亲戚眼红了。

  大家都穷自然没什么,但是现在你突然有钱了,肯定不乐意,这矿藏是老天爷的,况且你是能矿工,我们也能当啊!

  于是周围诸县的穷苦百姓,带着镰刀、锄头、铁锹等一系列等带上的工具出发了。大不了就做过一场,有什么比穷,比吃不上饭更可怕吗?!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乌伤县人听说了这个消息,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矿藏,发家致富了,现在有人要夹自己碗里的肉,这任谁都不能答应!

  乌伤县的矿工在得到消息之后,派出了数千人带着家伙事儿去和周围的穷亲戚讲“道理”。

  双方在乌伤县城外的八宝山相遇,就此展开了一场惨烈无比的聚众斗殴。

  事实证明,尚武精神是刻在大周百姓的骨子里的。

  从汉唐开始,朝廷便允许百姓佩戴刀剑,大周虽然不复汉唐之强盛,但也是万国来朝的大一统王朝,百姓一样尚武。

  且乌伤县中百姓,有不少都是百越后裔,彪悍骁勇。

  一场堪比小型战役的聚众斗殴就此拉开序幕。

  麟德二年初,乌伤县的矿工、乡民与从外县赶来的开矿者爆发旷日械斗,双方参与殴斗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死伤共计二千五百余人。

  这等血勇彪悍,让戚元敬也永生难忘。

  他年少从军,转历四方,面对过山匪流寇,抗击过后金骑兵,亦曾与倭寇交手。天下强横之徒,戚元敬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

  但如乌伤县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其平生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有了如此上佳的兵源,戚元敬当即开始了他的募兵大业。

  持械斗殴无非就是混口饱饭吃,现在戚元敬能让他们吃饱饭,赚到钱。乌伤县人自然也愿意跟着戚元敬走!

  和觊觎矿藏的人干仗是干,和倭寇干仗也是干!

  和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