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7章 臣请封皇太孙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储君,为将来继承国家,现在再立一位皇太孙,以防万一,这有什么不对?敦煌王虽年幼,可提前培养,也是可以的。”

  “难不成,房相公觉得我华夏自古以来宗法制的立嫡以长的制度不对?也认可兄终弟及之制?”

  房玄龄没法接,这个宗法继承制度那是千百年来的规矩,谁也不能去挑战的,虽然各朝都有许多不是嫡长身份继承的皇帝,但也一样挑战不了这条规矩。

  当今天子虽也是嫡次子入继大统,但那靠的是武力宫变弑兄宰弟囚父夺位的。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

  秦琅围绕着李世民今天话里的一句破绽,设无太子,则立嫡孙,若无嫡孙,则立诸子,非要李世民今天确立嫡孙的身份,甚至要册封李象为皇太孙。

  通过确立皇太孙的储位,反过来确保承乾的太子之位稳固。

  这番操作,可谓是让房玄龄、韦挺等一干魏王党、吴王党都预料不及的。

  一时间,根本不知道如何反驳。

  毕竟这事是皇帝自己先带出来的,秦琅针对皇帝的漏洞提出要补缺,皇帝没理由拒绝,除非皇帝觉得承乾不适合再当太子,真的想要易储,否则既然他自己提到这事了,那么顺便确立嫡孙就是理所当然的。

  皇帝也是人。

  凡人皆有一死。

  李世民会死,承乾会死,所以现在来说这些也不犯忌。

  堂上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紧跟着秦琅的话,请求皇帝立李象为皇太孙,然后马周、许敬宗也站出来请加封嫡孙。

  魏征刚才喷了皇帝半天,这会却反而闭嘴不说了。

  他反对皇帝那番胡话,但并不表示他也认同现在要立太孙,太子既在,何必立太孙?

  魏征很明白秦琅心思,其实堂上宰相哪个不是人精,哪个不明白秦琅打的算盘,问题是现在时机很好,他捉住了这个时机,在这个恰当的时候提出这件事来,既不犯忌讳,还显得合情合理。

  李世民一时倒也骑马难下了。

  他刚才的话虽是无心之言,其实也是暗里透露出他现在的一些想法,承乾一再犯错,尤其是这次皇后临终前屡召不至更是让他大怒,加之太子瘸腿,确实让李世民开始思考起易储这件事来。

  这是以前想都不会去想的问题,现在却已经开始在想了。

  所以刚才讲话时,他才会说出你们要尊敬魏王,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会成为你们的君主的意思来。

  可现在秦琅逼宫,让皇帝表态,承乾有错,但错不大,没到夺储的地步,更借着皇帝的话头,让皇帝提前立嫡孙。

  他这一起头,长孙无忌、高士廉等都跟着开口了。

  李世民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理亏。

  可立皇太孙,这还真是他不曾想过的,他也清楚这皇太孙若是立了,无疑承乾的储位更加稳固,朝廷不可能朝令夕改。

  李世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