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4章 锋芒毕露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马,皇帝便干脆就调他镇守卑沙,授为金州刺史,后加镇东都督府长史。

  老牛在辽南镇守多年,一直没挪窝,他统水师是最佳人选。

  倒是程咬金统陆路主力,有些意外,他先前镇守河西凉州,级别是当然是没问题的,而且打吐谷浑打党项都是有战功的。

  他现在也是随驾来参加封禅,随时可以前往幽州上任,集结人马。

  资历、能力都还可以,虽说不如李靖、秦琅、柴绍、李绩他们,可毕竟又不是让他为东征主帅,只是一路主将的话,也是绰绰有余的。

  皇帝调度的兵马数量不多,牛进达这边是五万,程咬金是六万,协从的胡蛮兵不算其中。

  相比起杨广发兵一百多万征辽,无疑有些太少,但少有少的好处,一来兵力行动快,二来后勤补给压力小。

  此时已是九月,本来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因为辽东寒冷,很快就要入冬,到时北方海湾结冰,江河封冻,更别说千里雪飘,能做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但如李世民早就跟将领们推演过的一样,这个当口发兵,正是可以打高句丽人一个出其不意,此时距离辽东封冻不能作战还是有近三个月时间的。

  秋高马肥,正适合用兵。

  高句丽人会认为即将入冬,大唐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用兵,所以必然会有些大意轻敌。

  所以大唐借着封禅做掩护,暗里调动兵马钱粮,然后一举出兵突袭,正好能打高句丽人一个措手不及。

  除去路上的时间,李世民只有两个月用兵时间。

  而皇帝也只需要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时间当然不可能灭掉一个七百年的国家,皇帝也不会这么狂。他需要的只是趁高句丽人不备,突袭拿下一两座重点大城,如辽东、安市或是平壤等。

  突袭拿下几座要城后,便可据城自守,安然过冬,待明年春暖花开之后,再进行第二轮攻势。

  在这个计划中,皇帝亲征不亲征,其实倒也没太大影响,毕竟水陆齐发,皇帝从齐州出发,先到幽州,再往辽西营州。

  最终可能也只是在营州立营驻跸,不可能亲自率军冲锋陷阵的。

  兵马早已经调集,钱粮也转运到位,再加上皇帝此时也到了齐州,战争令一下达,能保证在十月前,各军跨过国境边界。

  这是预谋已久的一场战争。

  皇帝要亲自下场指挥。

  虽然魏征等坚决反对,但皇帝态度坚决。

  “朕原本打算让秦琅代朕统兵东征,可既然他没法挂帅,那就朕自己来。”

  接下来便转入用兵的讨论之中了。

  “秦琅当初献上疲敌之计,那高句丽人中计,这几年大修辽东长城,甚至疯狂从海上走私铁料打造乌兹宝刀和波斯锁甲,搞的府库空虚,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饥荒。若非如此,高句丽也不会狗急跳墙的联合百济、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