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5章 倭人的请求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征收租庸调,又是防人法等等。

  中央集权,必然会比原来相对封闭的庄园奴隶制度更活跃。

  “我们想邀请秦家在我们大和国建立铸币厂,最好是能够合伙铸币,所铸造之币就在大和国流通。”

  中臣镰足提出了第一个请求。

  货币流通量不足,带来的问题太多,首先就是钱重物轻,倭国现在各种物价都很低廉,因为大家手里都缺货币,这就导致了钱重物轻。

  就如同贞观初年时一样,贞观三四年时,斗米才二三文钱,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唐进入了盛世,其实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经济危机表现,没有足够的货币在市场流通,钱就越来越值钱,更多的货物和更少的货币,就使的两者的关系变的畸形,最后本就缺钱的穷人,就更加被剥削割韭菜。

  毕竟钱再少,他也都主要集中在有钱人手中的。

  如今倭国的情况,比大唐的还麻烦。

  因为当初大唐就算通缩钱荒,但毕竟是内部循环。但现在倭国全面与大唐通商贸易,倭国货币不足,钱重物轻,偏偏他们自己没铸币能力,现在还都流通唐钱。

  于是乎,唐商就过来疯狂的割倭国韭菜。

  倭人没钱,唐人有钱啊。

  本来如果只是唐商来买买买,这倒也能增加货币流通量,提升物价的。可问题是,唐商的买买买,可不是拿着钱买。

  唐商是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甚至是糖铁酒布盐,反正唐商船上随便载来的货物,都是倭人想要的,都比倭国自产的强上许多。

  而倭国本身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唐商看的上的,能让唐商看的上的,也就是倭奴、倭铜、倭金倭银这些了。

  其它的还真没人稀罕。

  所以唐船过来后,倭人过来交易,要么用那几样东西换,要么你拿铜钱来换,但问题是本身就缺钱啊。

  所以最后倭国除了用那些资源易货外,连那不多的一点铜钱货币储量,也总是在不断的外流出去。

  有时倭人实在拿不出东西来买货了,一些唐船也不可能再把东西载回去,于是有啥买啥,也买点走,但下次就不愿意再来了。

  倭国上下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法解决。

  贸易尽是逆差,而且越来越大。

  光靠着金银铜来支付逆差,不是长久之计啊。

  更别说,现在钱荒的问题是越来越严重,钱荒还导致私钱开始泛滥,同时劣币驱逐良币等情况,倭人已经开始以物易物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倭国现在打压本土的神道教,极度崇佛,这就导致了佛教用的铜像铜器等制造需求大增,本就不多的那点铜钱,还老被人偷偷的毁了铸铜器,倒手就能大赚一笔。

  “我建议。”

  “只是建议啊。”

  秦俊端着茶杯,缓缓的说道,“钱荒就是钱太少了,所以得加大铸币,铸币需要铜料,所以要增加铜矿的开采。”

  “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