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1章 波斯都护府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羁縻统治。

  大唐还在碎叶建立了碎叶城,设立了碎叶军镇,并移民在那里建立了军屯民屯,军屯十屯,民屯十屯,按大唐屯田制度,一屯就是五千亩,用五百人屯种,二十屯可就是整整十万亩地,光是屯田人员就有一万人了。

  同样的,大唐在汉之大宛,如今的拔汗那,在这个位于药杀水(锡尔河)中游谷地,(费尔干纳盆地)也建立了一个军镇。

  此国国王契苾被西突厥瞰土屯莫贺咄所杀,阿瑟那鼠匿夺其城,鼠匿,其子遏波之立契苾的侄子阿了参为王,统俱战提(列宁纳巴德),而遏波之统治渴塞城。

  唐军西征,先后灭乙毗咄陆和乙毗射匮,西突厥诸部臣服,唐军将遏波之迁出昭武,以渴塞城为休循州都督府,授阿了参为都督、刺史,而实际上,拔汗那国王阿了参依然驻于俱战提,渴塞城实为大唐驻军屯兵之处。

  大唐在渴塞城驻兵屯田,同样军屯民屯各十屯,设立了昭武军。

  天山北面的碎叶军镇和昭武军镇两镇的设立,十分意义深远。

  要知道在天山以北地区,大部份地方都是沙漠和戈壁,少量的绿洲形成城市和部落,缺少、干旱,但有两个地方却是例外。

  这就是伊丽河谷和费尔干纳盆地。

  伊丽河从两大山脉之间悠悠流向夷播海,形成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同时也可农业种植。

  碎叶平原正处于伊丽河谷与大宛盆地之间,虽说不如这两处山河之便,但也非常富饶,

  当年西汉王朝驱逐匈奴出天山以西至药杀水一带后,筑城驻守,因当时将士多为楚人,故城池称为楚城,也就改河名为楚河。

  楚河带给了流域两岸丰富的水源,使之成为一块优良的宜耕宜牧地区。

  相比之下,大宛盆地的条件就更加优良,伊丽河谷因为两条山脉形成的喇叭口正对西风带而获得大量沉降雨水,但半封闭的结构也使的来自北方的寒流不能完全堵塞在外。

  与之相比,费尔干纳盆地近乎封闭的地形结构,最大程度的阻拦了寒流的侵入,同时由于这里纬度更低,因此日照普遍高于北方,而其谷地内的药杀水,流量是伊丽河的几倍,与楚河不相上下。

  一年长达两百多天的无霜期,充足的日照,以及大量降雨,还有丰量的河水,使的这个谷地,就是中亚地区的第一大谷仓。

  所以大唐并没有顾及昭武诸国的感受,在将西突厥迁离后,马上就让大将统兵五千进驻了大宛盆地。

  要知道,这块盆地后来可是能养活千万人口的存在。

  驻军大宛盆地,这是皇帝李世民亲自决策的,抽调五千精锐,而且俱是中原调去的汉军精锐,为了能够长驻此地,皇帝还按辽东分封之法,不仅给驻军战士授分田地,而且动员他们迁家移民过去,按人口授以充足的田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