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3章 再征辽东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皇帝面前,萧瑀拄着拐杖面谏皇帝,认为皇帝行事不顾法纪随心所欲,又指责皇帝近些年不问政事,沉迷于丹药等,亲信奸佞等。

  李世民急着要服丹药,不耐烦听劝,让侍卫赶他出去,结果萧瑀激动下,居然一命呜呼了。

  这事弄的皇帝也十分被动。

  萧瑀既是朝廷宰相,也是他的儿女亲家,更别说萧瑀的资历又老,就这么突然死宫里了。

  事后李世民也有些后悔,于是下诏追赠萧瑀司空、荆州大都督,并陪葬昭陵。

  不过等到朝廷开始按流程为萧瑀商议谥号时,李世民又犯拗了。

  太常寺议定谥号为德,而尚书省议定谥号为肃。

  这两个都是美谥,所谓绥柔士民曰德,谏争不威曰德。

  而肃是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

  结果皇帝对这两个美谥都不满意,他思来想去,觉得萧瑀一把年纪了,不敬君上,跑到他宫里来骂他,最后把自己气死了,还让自己难堪,这根本就不该是忠良之臣所为。

  刚开始时的愧疚,现在则更多是不满。

  所以在最后定谥时,李世民不痛快了。

  他对臣子们说,谥号本是标明人的行迹的,必须得符合事实,他说萧瑀性多猜贰,用德和肃都失于不直,更宜摭实。

  所以他亲自拟了个谥号,贞褊。

  所谓正直不屈为贞,节俭无德为褊,心胸狭隘为褊。

  这谥号可就比德和肃差远了,毕竟本来做为朝廷宰相,死了盖棺论定给他好的美谥也是应当。

  可皇帝就要较真,就要不痛快。

  你给个贞就好了,结果非要加个褊,说人家心胸狭隘,本身就体现了皇帝自己的心胸狭隘。

  谥号最后就这么定下来了。

  却也在民间引发许多争议。

  不过此时的皇帝,似乎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在裁撤了镇抚百骑殿前三司,又杀了李君羡气死了萧瑀,最后还不肯给人家萧瑀一个美谥后,李世民从长安回到洛阳。

  或许是嫌萧瑀死在他那不吉利,皇帝回到洛阳。

  然后皇帝数年来头一次上朝。

  朝会上,皇帝提起了一件大事。

  认为高句丽在乱臣贼子泉盖苏文的统治下,如今越发穷困,而大唐经过数年时间,也终于把辽东之地差不多都征服和稳固了。

  所以他打算发兵三十万众,一举扫灭高句丽。

  皇帝又说,上次东征时,水师虽少,但发挥了奇效。所以这次出征,当仍水陆两路齐进,尤其是要征讨平壤,道路遥远,陆路运输粮草骡马困难,所以这次准备用舟船海上运输。

  而征辽主要是调动北方的兵马,所以这次各出其力。

  北方诸州调兵马,南方诸州则出钱粮和舟船。皇帝命令在剑南、云南、岭南等地伐木造船,然后顺长江、西江、红河而下扬州、广州、交州。

  上游诸州负责伐木造船,下游负责出粮,而沿海诸地负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