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血豆腐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猪白猪还是花猪,管他是大耳还是短足,其实都是养来吃肉的,所以能吃肉的都是好猪。”

  秦琅让人张罗着准备做饭。

  “陛下要不要试下猪肉?”

  皇帝其实也是吃猪肉的,猪肉早在先秦之时便被称为太牢三牲之一,与牛羊同列。天子食太牢,诸侯食少牢。

  诸侯、卿大夫们祭祀时用猪羊,天子才能用牛猪羊。

  而一般人只能用鸡鸭鱼等了,至于百姓只能食草。

  能够成为祭祀品,用来祭祀上天或是祭祀祖宗的东西,自然是好东西。所以从先秦到唐,皇家和贵族也吃猪肉,只是相对吃的较少些。而北朝以来,因胡汉混杂,多染胡风,所以尊崇羊肉。

  想当初白马渡江,东晋初立,经济落后,物质贫乏。

  就算贵族公卿也很难吃到肉,猪肉也因此视为珍品。那时每得到一头猪,他们都要割下猪颈上的一块肉,送给晋元帝独享。

  这块肉百官不敢私用,于是被时人称为禁脔。

  禁脔这个词便是来自于此,一块猪颈肉。

  “猪肉味骚,不美!”李世民不太喜欢吃猪肉。

  “那是因为不懂烹饪之法,猪肉做的好,塞过天上龙肉呢。”

  猪肉难吃,主要是这个时候的猪一来阉割的少,二来散养多,再加上缺少调味料、不懂烹饪之法,所以猪肉难吃就很正常了。就比如在后世之时,新西兰的猪肉就有股子难吃的味道,原因就在于新西兰人的猪很少阉割,二来他们还有法律保护,猪只能很人道的杀死,不能拿刀捅了放血,导致这些猪味道很差。

  而后世中国人餐桌上的猪,一来品种几经改进,二来都是阉割并栏养的,烹饪的方法也是不断改造,自然是十分美味。

  “你若能把猪肉做的赛过龙肉,朕便支持你养猪。”

  对于秦琅来说,这挺简单的。

  虽然说这时的猪大多不阉割,可也是有阉割过的,秦琅的庄园里就有阉过的猪,还是舍养的,很肥。

  他也不缺调味料,更不缺烹饪方法。

  让人去抓猪,烧水准备。

  皇帝有些心不在焉。

  他来问策,秦琅也给出了对策。

  无外乎扩大税源,也就是普查人口,清理隐户等,增加户籍人口,增加课户课丁数量。以及新开税源,就是重开工商市税,搞盐铁专卖。

  但是这两条对策,一个是远水难解近渴,一个则是要触碰很多人的利益,反对声很高。

  如何决定,这是一个难题。

  秦琅也不理会皇帝的犹豫,今天天气不错,挺适合杀头猪来吃吃。

  最后选了一头岭南猪,岭南猪跟河东猪都是一身白,但河东猪皮厚耳朵大脚长,而岭南猪则是皮没那么糙,耳朵小,腿也短。

  “老王,过来杀猪了。”

  秦琅冲着老王喊道,老王精神抖擞的应声,然后去换掉了那件羊皮袍子,换上了短衣,用弯钩挑着一篮子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