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6章 父债子偿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握了渠道,所以他有定价权和发货权,大唐的货物到了牧民手里贵了许多,而且他虽控制着渠道,但铺货能力有限,量又上不去。

  现在秦琅让丰州商会直接深入下面,渠道打通了,定价权掌握了,量也上来了。

  而秦琅也给秦国昌秦大臣父子留了不少的利益,所以现在代掌家业的秦大臣、秦国盛倒也没啥意见。

  一个二百驮的商队,能走的更远。

  尤其是秦琅搞出的销售方式也与以往大有不同,他根据牧民们对大唐商品的喜爱和需求,又根据他们缺少现钱这个特点,搞起了信用赊欠。

  有皮毛拿皮毛折现当然可以,若是皮毛不够,看上了什么也可以直接买下,可以记账。

  就算买的多也不怕,不担心你还不起,等下一季过来还没钱还,就可以拿皮毛或牲畜抵账。

  甚至还可以分期。

  打白条,是要利息的,分期更有手续费。

  牧民们当然可以提前享受到想要的大唐商货,但要付出一些利息。

  所有的白条上面,都写有一句字。

  父债子偿,夫债妻还,死亡绝后,族灭债消。

  一个个深入草原的商队,实际上就是丰州商行的小经销商,深入草原与牧民交易,极大的扩大了交易量。

  而对于牧民来说,商货更丰富了,价格甚至也更便宜了,没有了中间商的层层剥削,不管是皮毛牲畜卖出,还是商货买入,他们都比以前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更何况,还能打白条,能够分期呢。

  于是乎,突厥牧民们的购买热情都爆发了。

  在草原上,如郁射设这样的首领,当然是极富有的,驼马万头,牛羊数十万,而一般的部落首领、头人们,也是骆马千头,牛羊过万。

  再富点的牧民,则是骆马上百,牛羊数千。

  至于一般的牧民家庭,日子就没那么好了,在草原上其实日子过的挺苦,要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他们一般是百多头牲畜,往往是养十来匹马,二三十头牛,几头骆驼,一二百只羊。

  当然还有更穷的,但那已经都是贵族们的奴隶了,没有私产。

  草原广阔,牧民们虽说也是以部落为单位在一块草场放牧,但牧民跟牧民平时也相隔很远,有的时候可能一两个月都看不到个陌生人。

  在这种情况下,交通不便,买卖更不便,牧民们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日子,许多商品物资方面都是很匮乏的,想买也难,如盐等物品的交易,也只能一年那么几次的商队过来,才能交易,还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格。

  而现在,汉人商队二十人,二百驼马满载货物过来,每到一处牧民家,便会搭起帐篷,向牧民们推销各种商品,商品丰富,样式多,且质量都很好,尤其是价格还比较公道。

  没钱拿皮毛换,拿酥油拿肉干,甚至草药牲畜什么都可以换。

  实在拿不出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