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0章 听调不听宣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不能如此武断,冯盎其实就跟这麻雀一样,有坏的一面,但更有有用的一面,朝廷需正视。”

  阿黄走进来,先向承乾行了一礼,然后道,“冯智玳在外求见。”

  秦琅笑呵呵的道,“我早料到他会来了,让他来吧。”

  现在长安城里,对于岭南那边的不满声音越来越多,秦琅知道,这里面其实也有不少利益之争在其中,比如因为白糖的暴利,现在好多长安的贵族豪强们,已经想要更进一步的控制白糖上游产业的甘蔗种植了。

  但最适合种甘蔗的岭南之地,现在甘蔗种的最多的便是冯盎宁纯这些土皇帝们。

  另一个则是现在正在兴起的航海贸易,外贸的兴起,不仅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也让海上贸易也跟着兴起了。

  而几大重要贸易海港,北方仅有一个登州港,扬州港其实已经是在江南了,杭州港、广州港和钦州港和交州港,更是在南方,其中广交港虽在朝廷控制里,但钦州港和岭南的沿海航线,则受冯宁冼三家控制严重。

  堂堂中原的贵族名门,哪愿意受这些土豪们的制肘,甚至得听从他们的分派呢,于是对岭南用武的声音自然甚嚣尘上了。

  说白了,都是为了利益之争。

  长安的这股子风向,岭南的冯盎等人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各家都有向朝廷派出子弟入京,表面上是当官或学习,实际上就是质子,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这些子弟积极的打探朝廷的消息。

  冯智玳会来找秦琅,他是早料到的。

  冯智玳抱着个孩子进来,这孩子不到两岁,正是秦琅长子秦俊乳母冼氏的儿子,这孩子叫冯君衡,是秦俊的乳兄弟。

  “君衡在家总嚷着要来见俊哥儿。”他抱着儿子先向秦琅行了拜见之礼,然后笑呵呵的说道。

  先前冯智玳请求让儿子冯君衡做为秦俊的伴当,冯家原本也是中原人,其出身毕万之后,毕万的先祖名毕公高,是周文王姬昌庶子,周武王灭商后,将毕公高封于咸阳的毕国,其后裔便以毕为氏。

  毕国灭亡后,毕国公族子弟沦为平民,有的住在中原,有的流落夷狄,毕万则流落晋国,后受封魏地,其子孙后来便称魏氏。冯家这一支,因为得到了冯乡为邑,便以冯为姓。

  西晋永嘉之乱时,冯家迁到了辽西,在西燕国慕容氏麾下为将,西燕亡,冯家又为后燕臣,后来冯跋发动政变,弑后燕国君改建北燕,自立天王。

  后来北燕被北魏攻灭,北燕国君冯弘带着臣民逃奔高句丽,为图谋反攻复国,命其子冯业带三百人浮海南下投奔南朝刘宋。

  后来宋文帝念冯业有功,封冯业为怀化侯,授为新会郡守牧,从此北燕国冯氏这一支定居岭南,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了。

  当年逃往高句丽的那一支,后来归顺北魏,成为北方名门。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