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4章 马革裹尸还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骨灰,随同他们的遗物运回。”

  战场远离中原,要把这些尸体运回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太遥远了,且这个季节,虽说现在已经入秋,可依然还很热,尸体会很快腐烂,处理不理,还容易产生瘟疫。

  烧了化成灰带回去,无疑是最好的处置结果。

  午后。

  诸将再聚。

  大家开始商议接下来怎么办。

  战斗刚结束后,仅休整了一天,秦琅便派了席君买高甄生二将,各率五千人,前去增援乌海,追击吐谷浑败兵。

  野马滩一战,逃离战场的败兵约有五万,其中有三万是伏允所部,当时秦琅也没法拦截所有,只能放任部份逃走。其它两处战场,也有不少见机不妙跑的快的,大战之时就脱离逃跑,当时也是顾不得。

  他们基本上都是沿着秦琅来时的温泉河谷往乌海方向而逃,秦琅在那边有高侃带着三千人留守,堵住了那条必经之路。

  可他为稳妥起见,还是派出了麾下两员大将,带了汉羌一万人马去增援,意图把这五万败兵堵住,不让他们逃脱。

  现在消息传回。

  战斗刚结束三天,那五万败军约有不到四万人,确实已经被高侃拦截堵住了,拓跋思安从南面河口,带回来了近万拓跋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拖家带口赶来,虽说有些滥竽充数的感觉,但确实大壮声势。

  不过高侃派来信使给秦琅报信时,暗里透露出对拓跋思安的不满,认为这家伙明显是趁机把自家部落带过来,抢占乌海、花石峡这片背风靠水的好秋冬牧场,这本是天柱王三部之一乌海部的过冬草场,以前乌海与拓跋部便是以花石峡为界。

  乌海部在北面乌海一带,拓跋部在南面河口一带。

  现在这拓跋思安扯虎皮做大旗,打着奉卫国公之令率部增援乌海的旗号,把自己的部落全都迁到乌海,明显就是想趁机夺占了这片草场。

  对此,秦琅看过之后,也只是暂时压下,知道这么回事就好了。

  反正吐谷浑经此一战,虽说还没灭国,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曾经做为吐谷浑附庸的党项,如今成了大唐的附庸,肯定想趁机抢一波草场地盘的。

  这种事不算坏事,反正大唐也没能力跑过来占地放牧,不过这都不是当务之急。

  起码拓跋部来了上万人,确实帮助高侃堵住了那几万败兵,等到高甄生席君买率一万人赶到后,彻底将他们堵在了山里。

  高甄生他们也没急着发起攻击,就那样围着,却是遵从秦琅事先的吩咐,不想再生伤亡,打算以势迫降这支败兵。

  几万败兵暂时还没降,可既然围住了,就不用怕他们还能飞。

  今天议的不仅是那几万败兵的事,还有野马滩这里的善后。

  这里现在还有三万多唐军、附庸,十几万俘虏,如何处置善后?处置完,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是马上班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