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4章 铁牛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这条路线,是大唐的一条国道主干道,道路很宽,沿途都是密集的城镇乡村,每隔二十里就有一座驿站。

  过蒲津桥的时候,秦琅看着黄河两岸拉起铁索的一头头大铁牛,很是惊叹。为了保证这座贯通关中、河东要道的蒲津桥安全,朝廷在这里两岸各立铁牛四头,前后铁柱三十六,两岸还各有铁山四座。

  此前,在号为盛世的开皇年间,这重要的河津上也只是浮舟相连,以竹索相连。这样的浮桥并不稳定,甚至在冰棱期还得拆除,通道中断。

  贞观初,秦琅任转运使司平章国计时,同意推动了这个项目,把竹索浮桥,改成了铁索悬桥,成为永久固定桥梁。

  为保证桥梁的安全,调集了许多铁料,征召了许多工具,浇铸铁山、铁牛、铁柱为地锚,八头大铁牛,对拽八条大铁索,铁索桥上再铺上木板,可以直接通车马。

  贞观三年,蒲津大桥落成,八牛锁蒲津,一桥连三城,黄河铁牛成为此地一景,更加让关中河东这两地畅通无限。

  从关中到河北,尤其是去幽燕一带,基本上都是走蒲津大桥了。

  几年了,巨大的铁牛依然纹丝不动的立在两岸,更为难得的是居然浑身光溜溜的锃光发亮,一点绣迹也没。

  秦琅询问缘原。

  “秦相有所不知,自铁牛铸成,蒲津桥通,从此东西畅通,方便了无数百姓商旅,甚至连带着这里水患都减少了,百姓都称为牛为神牛呢,说这些牛是河伯派来镇水的大将。这四时八节啊,百姓都会赶来拜河伯祭黄河,也给神牛上供。”

  “甚至百姓若有灾病,来拜一拜,摸一摸,都能治病去灾,十分灵验。”

  按这当地官员所说,这八头大牛简直无所不能,镇水患,驱瘟疫,还能治病驱邪,所以不管是附近的还是路过的,都会拜一拜,摸一摸。

  秦琅看着那大铁牛屁股下明显摸的更亮一点的牛卵,“难不成这铁牛还有送子的神通?”

  “有,而且很灵验呢,比以前的送子观音菩萨还厉害!”

  这就是扯淡了,铁牛是秦琅铸的,他会不知道,这铁牛别看不起眼,可其冶炼铸造的工艺却是极其先进的,仅其重量,每头就重达六万八千斤,这个重量再配上三十六铁柱、八铁山,就能保证能拉起八条大铁链,稳如磐石。

  当然,当初选用铁牛而不是铁虎铁熊啥的,也确实有点讲究,易经上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确实有用铁牛镇水这样的美好希望。

  但说其它的种种神通,就是扯淡了。

  甚至这几年蒲津这里风调雨患,尤其是黄河水患不再,其实跟铁牛没啥关系,而是这几年朝廷拔了许多钱兴修了防洪工程,治理黄河,拥有了更强的抗洪能力,自然就不容易受灾了。

  当初修铁桥的时候,甚至抬高加固河堤,垒成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