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一章 和记忆并不相符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结算资金这块也需要更多垫付货款,这对于现金流是一个很大的约束,而现金流又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集团企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到了省图书馆,依旧是熟练的拿到借阅卡,钟白开始认认真真静下心来,查阅这个年代有关稀土行业的国内相关文献资料。

  但刚刚才看了几篇,钟白的眉头就拧起来了!

  不对劲!

  这和他的记忆并不相符!

  比如以下的这篇《1980年国内稀土矿山开采行业现状分析》里就提到“1980年初,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约为25吨”。

  而根据钟白的记忆,80年初我国单一稀土产量应该是20吨左右!

  这差距的5吨可不仅仅是5吨,而是多了20%!

  这意味着什么?

  钟白马上又翻看起其他的资料来,随着他翻开的资料越多,心情也逐渐沉向谷底。

  “不对劲,为什么这个时空里的稀土产量比前世的普遍高了20%?”

  钟白喃喃自语着,而且除了产量较高之外,出口数额也有不等的提升。

  国内对稀土行业滥挖滥采,本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时代提前到来了!

  这就意味着稀土行业在未来会被破坏得更彻底,而华国稀土复苏的黄金年代将会到来得更晚!

  此消彼长之下,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不会心慈手软,他们必然会利用华国加大出口稀土原料的机会大肆购买并囤积!

  越是购买得多,那么等华国稀土技术发展起来之后的稀土储量就少,光这一条,就足以让许多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落后数年甚至数十年!

  想到那种局面,钟白不禁有点后背发凉,但现在只是看了国内的相关数据,却并没有得到外国数据的印证,钟白只能告诉自己先冷静,除非看到国外资本也采取了相应的动作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否则这一切斗不过是假设而已。

  天河省图书馆涉外的资料依旧不够多,钟白翻看了一会儿就发现没太多有价值的资料,于是他便拨通了袁建国老师的电话。

  “袁老师,我是钟白。”钟白马上切入主题:“研究院这边有没有近两三年内国外进口咱们华国稀土、以及输入成品技术类的数据资料?我这边需要一些用于研究。”

  “稀土的吗?”袁建国接到电话虽然感觉有点突兀,但想想钟白的职位是矿山冶金科科长,也就没再追问,而是想了想回答道:“这块我得去找人问问,你不急的话,我看看明天能不能给你回复。”

  “行。对了袁老师,下下周我要去京城参加一个稀土培训班……”钟白想起这事儿,顺便给袁建国汇报一声:“是京城大学的徐光先教授授课,为期半个月。”

  “徐光先院士么?”袁建国稍微一想就有印象了:“听说他在稀土行业的研究做得很出色,国家也很重视呢!那你可得好好把握这次的培训了!”

  “嗯,那我就等您的回复了,我办公室的电话您有吧?”

  “有有。”说完,袁建国便挂掉了电话。

  对于袁建国知道徐光先这件事儿,钟白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在1980年12月,徐光先就已经当选为华国科学院学部院士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