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二章 耿大力出场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培训班不是走过场,因为我们矿区工业局针对矿区产业结构单一、风险大的隐患,在去年南就曾经设立过一项工人转岗培训的计划,也给市、自治区报备过。”

  “这个培训计划之前是比较灵活的设计,局里没有固定的方案,但会根据矿区每个季度、年度工人群体变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变化。”

  耿大力正准备往下继续介绍,却被呼延俊突然打断了:“等等!你这意思是,这个工人培训方案其实更多是个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以前有成功案例吗?”

  这个点子钟白、叶星都未曾事先给呼延俊通气过,听他这么快就反应过来立刻反问,不禁同时把注意力投在了耿大力身上,期待他的回答。

  什么叫做“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方案”?

  姜不愧是老的辣,呼延俊一眼就看出,这其实是一个并没有制度化的规定,于是才出此反问。

  耿大力还没回答,郑进才却已经坐不住了,一边给耿大力狂打眼色,一边忙不迭的给呼延俊解释道:“大力,那都是局里的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你拿出来瞎说啥?赶紧回办公室做你的工作去!”

  郑进才想快速略过这个话题是有原因的。

  虽然这个工人培训计划确有其事,但正如同耿大力所说,它非常“灵活”,有了指导思想后每年的运作都是临时动议。

  而这个措施最大的作用其实并不是解决工人问题——毕竟以前稀土精矿厂活得好好的,工人们待遇也一直有保障,谁吃饱了撑的要去转行?

  没有转行自然就没有什么培训,所以每年这个培训的主要任务,其实除了弄那么些个装样子的场面、找些确实不准备做这行的工人来培训几天之外,重要的是把劳动局和工业局相关的预算资金花掉。

  这并非贪墨到私人腰包,搞培训就有很多花钱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可以报销局里的一些其他费用,在80年代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每个单位都有各种不同的名头,只不过他们矿区工业局的名头叫做“转岗工人培训”而已。

  这种属于内部自留地解决报销问题的措施,你哪敢当着副厅长的面说,是真正解决目前稀土精矿工人失业的良方?

  那不是作死么!

  但郑进才没有想到的是,以往自己说东从来不敢往西的办公室主任耿大力,不但没有走,反而从怀里掏出两张手写的便签纸,站起来递给了呼延俊!

  “呼延厅长,这是具体的《矿区工业局关于稀土精矿工人转岗培训的实施方案》,请您过目!”

  郑进才傻了眼,心想这玩意儿以前哪儿有过实施方案,怎么耿大力突然就弄了一份出来,看样子还是手写的?

  你真以为呼延厅长是不清楚基层做法的副厅长吗?

  就在郑进才想伸手把那两张纸抓回来的时候,恰好和呼延俊碰了个对眼!

  对方的眼神里显然没有任何拒绝的意思,呼延俊伸手接过方案,又瞥了一眼郑进才,弄得他只能悻悻的坐回自己的位置,心里却紧张得不行。

  他内心已经把对策想好了,要是呼延厅长看完了要批评矿区工业局的话,这锅自己绝对不背,就说是耿大力昨天脑子摔傻了写出来的!

  但郑进才万万没想到的是……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