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蔡京荐举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上梁山的实力比起方腊差得远。只是如今破辽之战在即,若是在这关键的时刻再派两万大军出征,伐辽之战必然受到影响,不觉心中踌躇起来。

  果然,种师道也微微叹了口气道:“只是如此一来,破辽之战未免会受影响,且老夫若征梁山贼寇,北伐之事便全落到了童宣帅身上……”

  赵皓明白他的意思,虽然暗地里童贯是向着自己的,但两人终究属于不同阵营,种师道难免会对其产生敌意。

  赵皓微笑道:“老种相公自是要坐镇京城,准备北伐之事,此事不若交给小种相公,区区贼寇,小种相公定可手到擒来!”

  种师道点了点头,神色稍缓,又苦笑道:“只是这监军,恐怕又要一阵争执了,童贯要准备北伐,大抵不是李彦便是杨戬了。”

  杨戬属于蔡京一党,而李彦则与梁师成、童贯、王黼等人一党,两人都是受宠的宦官。

  古代监军皆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汉武帝时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皆有,省称监军,也称监军事。又有军师、军司,亦为监军之职。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始以宦民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监诸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

  事实上,从中唐以后,监军基本都是宦官,一旦是极其受宠的宦官,则监军的权力往往大过主帅,要么不参与军事指挥,一旦参与,便是最终决定权。

  打仗一旦胜了,监军的功劳几乎和主帅差不多,但若是败了,却不用担责。这种抢功劳的好事情,各派自然不会放过。

  一旁的金崇略正蹙眉沉思,眼见赵皓和种师道商议已定,突然冒出了一句:“何不让公子监军?”

  种师道眼中一亮,随即苦笑道:“本朝以来,监军大都是宦官或御史,尚无宗室监军之事,更何况……公子若真为监军,反而对公子不利。”

  事实上,别说没有宗室监军,就连宗室从军都是少之又少,甚至到了本朝,宗室连当职官的也仅就赵皓这一个奇葩,其他的都是没有职掌的散官。宋朝的皇帝对宗室极其优待,同时也是极其防范。

  种师道的潜台词,赵皓自然明白,金崇略稍一思索,立即也明白了过来。若是赵皓真当了监军,恐怕就是一件极其不利的事情。

  胜了,迟早可能被官家猜忌;败了,虽说责任是主帅的,但是对于如今如此中天的赵皓,声望难免会受损。

  当~

  宫内晨钟悠然响起。

  早朝时间已到,只见蔡京一党簇拥着蔡京,率先往宫内奔去,紧接着便是童贯和王黼等人跟随其后,清流党人走在了最后。

  垂拱殿。

  百官依旧按次排列,只是赵皓两个月没上朝,刚一来队列位置便又挪了地,站到了正二品的前列,与金崇略并排。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