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大师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日来,赵皓带着赵云和一干家奴将江宁城走了个遍。什么玄武湖、莫愁湖、夫子庙、秦淮河、乌衣巷、长干桥、狮子桥……江宁城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除了心中稍稍惦记那场一个月后的比赛之外,赵皓又恢复到了悠闲的日子。其实对于那场易牙大赛,除了那本《九阳炒菜秘籍》之外,他还有一招后着,所以倒也不必担心。

  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心情舒畅,又不去烟花之地厮混,使得赵皓的身子逐渐得以康复。十三四天之间,身体又自动恢复了1点健康值,再加上般若心经又增加了2点健康值,健康值到了44点,虽然还是弱不禁风的模样,但是脸色又多了几分血色。

  接济难民的活动依旧在继续,连续数日来,又增加了4000多点功德值,功德值余额……嗯就是余额,5000多点。

  难民源源不断,赵皓的功德值自然也不断,声名也逐渐传递开来,不少人已然知道赵家纨绔子浪子回头,痛改前非,非但不再欺男霸女,而且还行善积德,功莫大焉。赵皓和赵家的声望,也与日俱增。

  就这样,赵皓每日或徜徉在繁华如梦的秦淮河畔,或漫步在玄武湖边,偶尔到天禧寺找住持玄觉和尚论禅。

  宋代继隋唐民族化的佛教格局形成之后,进入中国佛教持续发展时期。总的来说,宋代继北周严加限制佛教之后,历朝皇帝在维持儒家正统地位的同时都对佛教采取信奉和支持的态度。

  官方支持是佛教能够盛行的重要原因。在文化大繁荣的两宋时期,皇帝中就有不少人撰写文章或诗歌赞颂佛教,甚至注释佛经,弘扬佛法。著名的有宋太宗著的《妙觉集》,宋真宗著的《崇释论》《御制释典法音集》《御注四十二章经》《御注遗教经》,南宋孝宗撰写的《原道论》和《圆觉经》等。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亲自译经是官方支持佛教发展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也对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很大影响。

  天禧寺的玄觉大师,江南东路佛门第一人,据说师从宋代佛门三杰之一的克勤高僧,其师兄则是大名鼎鼎的大慧宗杲。除了每月一次论禅讲道以外,玄觉大师很少抛头露面。江宁城中的上层人士,人人以得见玄觉大师一面为荣,若能得大师指导一二,便是天大的幸事。

  赵家在天禧寺捐的功德第一,尤其是赵皓昏迷的那几天,谢芸一次性捐了三千贯的功德,乃天禧寺近百年来功德之最。所以赵家公子到天禧寺自然是受到高规格接待,空门中人,也是看眼色行事的。

  赵皓若是求见玄觉大师,大概成功的几率也会不小,只是赵皓却是在寺内四处游荡时,歪打误撞到了住持的禅房门口,然后强行闯进去的。

  天禧寺,主持禅房。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