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从何来_天书遗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像是一个扯线木偶,任由两个人摆弄。

  第一个动作并不难,马铮开始还担心已经有起色的筋络会在修炼《易筋经》过程中二次受伤,然而第一天练习下来,马铮经络并没有受伤,倒是马召被累的汗流浃背,直接瘫倒在地上。

  帮一个人摆出《易筋经》上面那些姿势,可比自己修炼还要费劲的多,哪怕三叔功力雄厚,结束之后照样是不住摇头,连呼吃不消。

  如果马铮是个普通人,那么他也不会轻松。

  虽然只是一个姿势,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到一分一毫都不差,那几乎就是人类肢体的极限。

  当第一次习练《易筋经》时,马铮凭借他形神分离的特殊情况,准确的把握住了《易筋经》最为宝贵的特质,也可以说是《易筋经》的根本所在。

  那就是极限,身体筋骨所能达到的极限!

  普通人在一开始习练易筋经时,充斥大脑的是带来的疼痛,除非有极其深厚的定力,方才能摒弃那种疼痛,体悟其中三昧。

  马铮却得天独厚,他没有身体疼痛的负担,自然能够以三叔都不敢相信的速度领悟《易筋经》。

  只不过马铮不会告诉三叔,他已经明白《易筋经》的精华所在,甚至于只要给他时间,他就能做出更精确、更适合他的微调,从而将效果再提升整整一个档次。

  僧稠和三叔这两位创造了《易筋经》之人恐怕永远想不到,这世界上还会有马铮这样的怪物。

  对于旁人来说,《易筋经》很难修炼的关键在于对自身身体的不了解,真正对自身身体无比了解的人,已经有相当的武学基础了,有无法将《易筋经》作为入门功夫。

  这个矛盾,只有在马铮这里才不存在。

  最先的三四天是最为痛苦的,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并行。

  仅仅是被扔进鼎中煮沸并非是马铮痛苦的源头,肢体被摆出那造型也非真正的罪过。

  在三叔看来已经是完美的《易筋经》其实并非无懈可击,毕竟当初三叔与僧稠是以自身为模板最终研究出这三十六组动作来,但并非放矢天下皆准。

  因为马铮的特殊,让他感受到三叔和马召将他“摆”出来的动作里面,有很多细节上的出入。

  他倒是想开口提醒三叔,可他更知道开口后的结果,偏偏他如今又不能自主行动。

  明知是错还要坚持下去,这才是最让马铮揪心的。

  好在三叔提供的疗伤方式没有出问题,大概七八天之后,马铮便感觉自己已经能够控制一些关节的运动了。

  当马铮开始可以自己做一些小幅度活动时,三叔就不再愿意出手,将《易筋经》交个了马召,自己当个甩手掌柜。

  可马铮还是将姿势上的错误透露给马召一丝半点,他从来就不是个轻易相信别人的人,哪怕马召看上去就像是个没脑袋的蠢货。

  只有在马召不注意时,马铮才会用尽心力去调整姿势,而带来的效果让马铮确定自己没错。

  十天之后,三叔找借口出远门,将马铮和马召留在木屋之中。

  三叔这一走,马铮就感觉到马召开始偷懒,果然这世上没有真正的老实人。

  好在马铮并不介意马召偷懒,他在确定三叔并非是假借离开暗中偷窥之后,就将《易筋经》从马召手中骗来,自己研习。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