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2章 全国一流的层次_外科艺术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多看了眼孙鹏举。

  这苏省,是除宋校文之外,第一个专门认真研究过自己想法的人。

  其他家,都是许诺给他重金,但同时也都想拼命压榨他的时间,恨不能让他加班加点的干活。像这种挖人的,赵培儒看都不会看一眼。

  这苏省却是看出来,赵培儒真正所求的,是“不受管束”这四个字。

  参不参与临床,接不接受项目,都要按照赵培儒自己的节奏来。

  换而言之,赵培儒要的是自由的医疗科研和外科临床工作。在薪资方面,反而要求不那么高。

  副会长孙鹏举:“希望你能认真考虑,到时,我们甚至不会把你局限在某一家医院。”

  “你只需要身在苏省,可以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上班,也可以随时更换医院单位。”

  这便是孙鹏举和罗文景两人,商量出来的大招!

  他俩,是真正认真研究过赵培儒的。

  他们发现,赵培儒这个人从来都只负责最难的,也是最核心的手术部分。

  至于后续的病人康复,后续观察记录,或是日常的琐碎杂事,以及相关配套的一系列工作,赵培儒都是安排给其他人去做,他自己是不会浪费时间去做这些杂事的。

  实际上,两人也非常赞同赵培儒的这种做法,高端人才,就应该懂得这种取舍,只有把所有杂事舍弃掉,才有时间,才有有精力去琢磨,去开创新技术,去改良旧术式。

  好钢,就得用在刀刃上。

  火车头,就得干火车头的事儿,其他的配套的工作,就该交给后面的车厢去负责完成。

  这话一说,赵培儒还真有一瞬间的心动。

  这条件,确实比他现在呆在江南省,还要舒服。

  而且,他知道罗文景和孙鹏举能做出这种决定,也不容易。不仅得打破很多规矩,还得面临很多其他老资格专家的资历。

  老资历专家肯定会问:你给赵培儒一个人破了例,为什么不给我们破例?

  也肯定会有很多本身实力不行,但却倚老卖老的人,上门来要求得到和赵培儒一样的待遇。

  所以,赵培儒才对这罗文景和孙鹏举,多了几分佩服。

  赵培儒笑道:“你和罗会长的格局真大。”

  孙鹏举闻言,哈哈一笑:“不然怎么吸引你这位医学大师?”

  “我和罗会长也不逼迫你答应,我们给你充分的时间考虑。”

  “等一年后,希望我们苏省,能和你握手合作。”

  赵培儒想了想。

  如果苏省真能做到这些,那这条件,还真不错。

  只是……

  待遇是会变的。

  等将来,罗文景、孙鹏举这一届班子成员换届之后,新一届的领导,是否还能给他这么自由的环境,可就说不准了。

  总之,今天这苏省,也算是向赵培儒释放了充足的善意,也算做是赵培儒将来的一条备选之路。

  暂且等退休之时,再观察考虑吧!

  ……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