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章 弘文馆会_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然要被授学老师批斗。

  “左使郎文武双全,是于某此前有眼无珠了!”

  杜正伦开口,这让于志宁不得不站了起来。

  李鸿儒确实属于他批斗的对象。

  不管李鸿儒在江湖司捣鼓得有多好,但让太子分心,一心想着出宫玩,在于志宁看来就是不务学业。

  但有些人能玩,也能学,学识还不浅。

  进士榜眼之名,弘文馆的畅所欲言,已经足以证明。

  若是李鸿儒有意,此时已经能去太学授课,若是能迈入元神五品,进入到元神显化,便有资格在国子学授课。

  他赔礼道歉时也不乏夸赞,这让李鸿儒连连回礼。

  “往昔在国子学听两位大学士讲课,多有裨益,才能有今日这番小见解。”

  李鸿儒亦是极为谦虚,一时将一些大儒往昔的芥蒂消除了下去。

  若是想成为弘文馆学士,便少不得这些人的点头,少有争议下才能去朝廷申报成功。

  这是一个儒生文人的圈子,只有具备了公认的名声,才能进入到其中。

  唐皇都不管麾下的诸多小职位,太子更无须多说。

  太子引荐,剩下便是全凭自身硬本事。

  李鸿儒态度很端正,一时让众多大儒连连点头,不乏出言夸赞者。

  这便算是过了,有了众儒的认同。

  有袁学真和朱元适两位带头的夸赞,又有太子出声,待得杜正伦和于志宁加入,尘埃基本落定。

  只需以后做部分穿插,李鸿儒觉得成为弘文馆学士有望。

  弘文馆学士可校理书籍,如同李淳风能去皇宫藏书阁借《周易》等书一样,李鸿儒也能利用这种身份去暂时借阅《河图洛书》、《邹子》、《开元占经》、《淮南子》、《金口诀》等典籍。

  这些经典并非实际的术法,难于让人修行出绝妙的威能,又属于通用学习的典籍,限制性也没其他典籍大。

  弘文馆便不乏此类书籍,只是完整性和译读难有皇家藏书阁中标准。

  此关一过,李鸿儒只觉心下轻松大半截。

  往昔不断的诵读终归是起了作用。

  当积累一点点汇聚时,也便有了最终的成效,让一切水到渠成。

  否则便是他人抬轿,李鸿儒也坐不上去。

  待得入座,李鸿儒也倾听着他人之言。

  弘文馆中众儒交流,不时也有释家和道家的穿插。

  自身大事被太子随手带过,李鸿儒松下了一口气。

  各家皆有各家之说,翰林宴大儒虽多,但大都是享受琴棋书画。

  待到此时,才转换成了儒家众人的嘴皮子讲述各自见解。

  一时间,李鸿儒只觉诸多各类讲述的内容灌输于脑海中,让他隐隐有了几分通透,让基础更为拓实。

  不论是他讲解《九经》,又有其他人提及元神之道的书籍,亦或展现文法,都是裨益之言。

  有用便吸收,用不上便当长一些见识。

  不乏也有不同之言,又伴随着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