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细细道来婚事原委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见她,又劝嫂子回去休息。

  两个女人离开后,赵雁林有些头疼地捏了捏额角,让贴身小厮去厨房要了碗醒酒汤。

  喝了汤,换了衣服,他才去了正院。

  赵老太太坐在床榻上,用厚厚的毛毯盖着腿,等着儿子的到来。

  赵雁林进了房门,看到厚厚的毛毯,先皱了眉:

  “娘,你又腿疼了?我和大哥都说了,让你以后少跪着念经。”

  赵老太太被儿子训了,却不生气,语气温柔地回着:

  “娘没事儿,年纪大了,都这样。”

  她怕儿子又要拿她念经说事儿,急忙转移话题:

  “二郎,宅子也打理得差不多,能招待客人了,我们什么时候去宋家?”

  赵雁林对婚事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更多是为两个孩子着想、让母亲安心。

  这也无可厚非,古代男人,尤其是赵雁林这种有功名有前途的男人,当不再为子嗣发愁得时候,娶妻,似乎只剩下利益联合的需求了。

  而他和宋家的结亲,虽然也有王家的因素,但是宋家并不是最优选择,那这门亲事的联姻色彩就很少了。

  只不过,既然已经和宋家有了默契,自然不能轻忽怠慢,不管怎样,都是自家先提的亲事。

  因此,这段时间赵雁林一直在修葺老宅、安抚族长一脉,以防他们破罐子破摔,从中作梗。

  赵家大嫂则在准备聘礼,把路上有些磕碰的剔除出去,再采买新的替补进去。

  赵雁林刚刚和大嫂了解了聘礼的准备进度,得知已经完成后,就痛快地对着亲娘松了口:

  “明日,打发人递个信儿去,看能不能后日上门拜访。”

  说罢,他又想到什么,对着亲娘说:

  “我明天还要去拜访几家族亲,娘你让大嫂写个帖子,交给宋家,显得正式一些。”

  赵老太太嘟囔着说:

  “我可使唤不动她。”

  “娘,你……”

  “好了好了,我跟她说。”

  赵老太太又把话题转回亲事身上:

  “二郎,新娶了媳妇,要和人家好好过日子,榕哥儿的娘也去了六年了,你好好把两个孩子养大,就对得起她了。”

  赵雁林低低应是。

  赵老太太察觉到儿子对这门婚事的漫不经心,不由得又劝:

  “二媳妇儿再好,她那娘家也没少给我们惹麻烦,你难道想让榕哥儿日后顶着那样一个名声败坏的岳家出门交际?”

  赵雁林何尝不是为儿女考虑才决定娶继室呢。如今孩子还小,他管得住,不让他们接触白家便控制住了;等孩子大了,他还能管得住他们和外祖家接触么?

  所以他也急着想趁孩子还小,对亲外祖家不够熟悉的时候给他们找个继母,能有个新的外家。

  赵老太太看着儿子的样子,知道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又提醒:

  “这几日,我也和族里的几家打听了,据说这宋家茹娘,是个大度体贴的性子,你好好待她,她自然不会对榕哥儿他们差。宋家更是名声好,宋家大郎又是个出息的,这样的人做舅舅,不比白家那些糟臭的败家子儿强么?”

  ------题外话------

  最近在努力凑五万字,所以每天更新的量会多一些,希望能签约吧。读者好像还挺少的,不过这样的话沟通也会更顺畅,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