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婚事的详细情况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也看到了,宋老太太最激动,起身迎了上去,宋茹和沈氏立刻跟在身后搀扶她。

  宋策和宋筠反应也很快,他俩都是对进士出身的王璞带着仰望的态度,一看到他出现,就连忙起身拍了拍衣裳,快走几步,随着长辈们一起去迎接这个表伯父。

  宋箴被这动静搞蒙了,呆愣愣地扭头看了好几眼,却一直没动腿。宋箴虽然幼时见过王璞几年,却不太记得对方的长相了,更没有什么对进士的仰望之心,自然没兄妹表现得那么热情。

  沈氏注意到儿子的动静,看他没有起身给客人问好的意思,低声提醒了句:

  “二郎,不去向表伯父问好吗?托人给你捎过象棋的表伯父。”

  宋箴听到这话,不仅没有开心,反而皱了皱眉,很明显地表露出来对象棋的不满意,不过他还是乖乖站了起来,随娘亲一起去问好。

  亲亲热热地招呼了客人,几个人依次落座。宋家先是让宋箴三兄妹给王璞问好,王璞也从小厮手里接过了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递给三个孩子。

  一番见礼后,王璞才坐在宋老太太左手边,耐心地听舅母问话。

  宋老太太到底是举人的亲娘,自持身份,不能一上来就打听赵家的情况,显得自家女儿恨嫁,又的确比较关心外甥,先关心了几句王璞的工作情况和家庭生活。

  王璞对着女眷,并不多谈官场之事,只是简单说了句“在王爷手下做些事儿,整日不得闲,最近才有了几天假期,回来看望长辈。”

  然后他就转移了话题,善解人意地把宋家人最想知道的信息透露出来:

  “赵家五房的赵雁泽,为人很不错,我当年去府城读书考学的时候,就与他相熟。他家家风也清正,茹娘归家后,我也考虑过赵家。只是他家因着赵家族长以及赵雁林岳家的事儿,一直放出风声说不再娶,我便没多问。

  最近赵雁泽主动和我提了两家的亲事,态度诚恳,我想着,表妹嫁过去,日子过得总不会坏,就和我娘提了。”

  宋老太太疑惑了:

  “我只知道赵家那老货想拿捏赵雁林的亲事,只是这赵雁林的岳家,又与他再娶有何相干,还能拦着不许他再娶?世上可没这样的道理。”

  王璞解释:

  “他岳家姓白,在府城开了酒楼,虽是商人,也算有些后台,他家想插手赵雁林的婚事,赵家又不方便撕破脸,也就一直拖着了。”

  然后,王璞又表明了立场:

  “白家如何,舅母很不必担心,赵家或许忌惮他家,我却与白家没交情,也不怕得罪了他们。只要舅母和念哥儿认准了这门亲事,旁的都不是大碍。

  表弟表妹,对我来说,和亲弟弟亲妹妹是一样的,表妹的婚事,就是我们两家的大事儿。自然要把茹娘的婚事办得尽善尽美,从此一生顺遂。

  前几日,听传回来的信儿,说是舅母同意了,我便也跟着来了,如果有什么不方便和赵家沟通的,我也能代为周旋。”

  这话说得很诚恳,宋老太太听得感动不已,觉得很多忧虑都可以对着外甥说出口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