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0章 冯家的下场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氏连忙让白穗去厨房要些点心来,还特意吩咐要孕妇可以吃的,她要好好和小姑子聊一聊冯家的事儿。

  宋茹听了冯家的下场,其实也挺解气的,不过在婆家她无人可说,总不能对着赵雁林大谈冯家吧,所以只能忍着。

  只有回了娘家了,宋茹才能和嫂子好好唠一唠:

  要说冯家呢,祖上风光过,所以狐假虎威得混了两三代也没翻车。他们自觉是自家的地位还在,其实不过是冯家老爷子老太太对外的形象营销得好,欺负的都是自家的佃户下人,不然就是根本无从反抗的儿媳妇。

  而且前些年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对他们管得很严格,冯家大郎三郎也没什么机会做坏事。

  一直到近几年,冯家二老想着孩子都三四十岁了,眼看着没什么前途了,不能再那么管了,就让他们接手了家里的铺子产业。

  自然,要接手产业,难免要常在外头打点应酬,不过是几个月的功夫,原本只是窝里横,勾心斗角争家产的俩儿子,就开始在外面瞎折腾了。

  他们以为只是风流债,再严重也就是交个罚金,或者舍了一两个家仆去顶罪,却没想到,这只是个导火索。

  曾经被冯家得罪过的人家,觊觎冯家在乡下上等田、在县里好地段铺子的人家,甚至是姻亲,也就是曾教过宋茹刺绣的那个守寡婶娘的娘家,都开始或真或假地往他们身上泼脏水。

  尤其是那个守寡的婶娘,这么多年在冯家吃不好,穿不好,一说就是让她有诚意地守寡。

  她能不怨恨吗?反正冯家要倒了,以她守了多半辈子的名声,就是回了娘家,也有口饭吃。所以她毅然决然地把这些年看到的、听到的、猜测到的各种密事,都告诉了娘家人。

  杂七杂八的罪名被罗练得太多,就连冯大郎在外面喝醉酒,愤世嫉俗地骂了几句官场黑暗,又夸前朝优待读书人,都被人告了密。

  只能说他们家不倒霉,谁家倒霉呢?虽然这个朝代还没兴起什么文字狱,朝堂还算允许文人批评,但他这种做法,哪个人做了县令还敢从轻发落?不然还要被人以为是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了。

  冯家大嫂是个精明人,看风向不对。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她弟媳妇,虽然一向爱和大嫂掐架,但真碰到事儿,他又很信服大嫂的判断,于是她也带着孩子以避风头的理由回了娘家。

  直到冯家老两口的儿子都被流放的被流放,被关押的被关押,他们一看下半辈子没了指望,这才想起来还有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呢。

  所以冯家坚决不许自家的血脉养在别人家。哪怕冯家出了这种事,但做祖父母的,要求孙子、孙女在自己家生活,理由也很正当。

  求助无门,冯大嫂突然想起过年的时候,公婆带着下人们去宋家,回来好像听他们提过一句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