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 老太太气傻了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也是唐晏敢让宋筠花这笔钱的原因。

  其实宋筠也没真的惹他生气,朋友之间,互相嘲笑玩闹也很正常。

  因为听宋筠说起她的铺子,又听懂她想让自己去买些尝尝的言外之意,唐晏这才选择让对方“大出血”一次。

  唐夫人有点感兴趣:

  “哦?是吗?开了什么铺子?”

  对于小娘子拿家里的铺子来练手,唐夫人并不陌生。

  她还在娘家的时候,从十一二岁起就在爹娘的默许之下,接手了自己的嫁妆田以及嫁妆铺子的管理权。

  要说起来,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身份,对子女的教育的确是有区别的。

  乡下小农之家,父母对要出嫁的女儿的培训,基本都是集中在会做衣裳、会做饭、能带孩子上面。

  小富之家的女孩儿,能从祖母或者娘亲那里学学刺绣,略识几个字,会安排家事,也就差不多了。

  像唐夫人她的娘家,对女儿的教养就更精心了,会不会洗手作羹汤,这不重要,能不能做出精美的刺绣,也不太重要,除非真的很有这方面天赋。

  相比较而言,他们培养女儿,更像是在培养管理者。能不能管好自己的嫁妆,不被下人或者婆家忽悠得精光,能不能管理好未来的家庭,为后代留下财富,这才是重点。

  所以,当唐夫人得知宋家竟然给女儿这么大的自主权,让她学着去管理铺子,难免有些惊讶。

  宋家的家境,也就是比小富之家强一些而已,家里有读书人,还有几门有前途的亲戚,在很多百姓看来属于大户人家了。

  但说实话,即使是有王家的关系,即使有宋筠那次误打误撞的送药,如果宋家止步于此,宋家的孩子们,也不会到被唐夫人认为可以与自家儿子相交的高度。

  这不是势利眼,更多的是一种上位者对人脉自然而然的筛选。

  身处上位久了,如果对每一个出现在自己面前想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都多留意,那所需的脑容量也太大了。

  当唐家人和宋筠有了进一步接触后,发现她识文断字,说话有条理,态度落落大方,唐夫人才觉得,这家人还是值得结交的。

  一个家庭中的话事人,能想到培养儿子,这没什么让人意外的。

  但凡不是那种是顾头不顾尾的愚昧之人,就会知道比起一时的富贵,还是家中子弟的教养更为重要。

  但一个家庭不因为女儿要外嫁而忽略她们,能想到她们也需要精心养育,好好培养,无疑是更明智的。

  唐夫人是纯粹的古代土著,她想象不到未来会有一天,女人也拥有财产权,有权出门工作,不必在父权夫权的过渡之中被决定归属。她也不懂什么“男女平等”,“女人能顶半边天”。

  唐夫人只是因为站得足够高,所以有一种更为广阔的眼界,意识到女儿培养好了,能给家庭、家族带来的助力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