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终于要考试了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的考试把自家的积蓄掏空一多半吧?

  路费、住宿费、吃喝拉撒、看病吃药。到了京城多多少少得打点一下,不是为了找关系,好歹得减少被当炮灰利用的可能吧?

  这都是钱啊,宋念算过账,他去这么一趟,最起码得带上小二百两银子以保证出行顺利。

  如果他很有自信,自己能一击即中,那也就罢了,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可宋念哪怕想下场看看自己的能力,也没这个条件允许他花这么大的代价进行模拟考啊。

  而如今呢,反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家里有钱了,也有多的下人了,这些不用他再操心了。

  而且宋念自己,在经过多年苦读和郑翰林这几个月的教导,如今下场的把握也大了不少,即使不能进一二甲,三甲也不错嘛。

  很多人都觉得三甲的身份尴尬,毕竟“同进士,如夫人”,天然地位低一等。

  但宋念真的不介意啊,对他们家这出身来说,同进士也属于祖坟冒青烟了,剩下的,就让俩儿子继续努力了。

  他只要考进编制,做个小领导,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不参合大人物的风起云涌,那就足够了。

  所以郑翰林一提他的水平可以下场了,宋念就同意了。

  作为创立不过百年的朝廷,魏朝还处于上升期,不那么腐朽,从上到下,也愿意做点事出来。

  朝堂的风气,也体现在科考时对人才的选拔倾向上,最起码在明年的春闱,考官的喜好大概率是实干风。

  这是郑翰林从京中的好友处得到的小道消息,考官的任命虽说还没下来,但也八九不离十了,是个很有能力的实干家。

  郑翰林得了消息后,就敏锐地发现,这样的主考官,是宋念在近些年来最好的机会了,如果错过了,怕是很可惜。

  随郑翰林学习的这段时间,宋念的知识点其实没学了多少,用郑翰林的话说就是,宋念基础是很扎实的。

  郑翰林教他的,更多是破题的思路,站在更宏观、更高的位置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像很多苦读书的文人那样闭门造车。

  这种思路上的事,往往是只要入了门,那进步就会很快的。

  巧的是,宋念就是这种情况,他的才华绝对称不上惊才绝艳,但性格比较通透,不死脑筋,听得进去话。

  郑翰林一讲,他就迅速转变了思路,按郑翰林的提示去改变文风。

  从没多少工作经验的纸上谈兵式夸夸其谈,到更贴近实际的干练文章,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宋念的文章就改变了风格,虽说实操性还不强,可到底是有了样子。

  其实这种风格倒是对上了宋念的脉,也不怪他进步快了。

  作为一个比起面子更乐意要里子、不觉得经商铜臭、也不觉得农工商有多低等的开明式文人,他还真不怎么乐意写花团锦簇的文章。

  不过是这么写属于不上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