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书信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人都被指挥着打听消息、雇人干活,一直到十一月底,才张罗得差不多,总算是不用沈氏一觉起来就开始盘算缺什么少什么了。

  而这个时候,他们给晋州府亲戚寄的信估计还在路上呢,对方的信就被打包了一厚摞寄了过来。

  像田家、宋安那里,都是在说最近的生意做得如何如何。

  卤味铺是没多少上升空间了,毕竟黎阳县的购买力有限,挖掘不出来了。

  田富有意在府城开连锁,又觉得投资太高赔不起,暂时只是和宋念说一声,决定等他们回来后再商量。

  豆制品坊倒是在府城刮起了小小的流行风潮。

  宋安他们咬咬牙扩大了生产规模,在之前雇工的村子里租了个荒废的院子,把流水线工人集中到一起,王鑫做了个小小的管事。

  宋茹的信是赵雁林送过来的,她那里倒是没多少事儿,无非是问问娘家人路上是否顺利,有没有水土不服,又说她儿子长高了一些,能含糊地蹦几个词出来。

  至于最近和婆母相处得如何,和妯娌是否有矛盾,和继子继女关系是否和睦,她一个字也没提,总不能让母亲离那么远还操心吧。

  宋老太太也没多管,看女儿说一切都顺遂,她就当做一切顺遂来看了。

  之前宋茹没孩子,特指儿子,老太太才总担忧女儿腰杆子不硬,如今大胖儿子在手,他们家这个娘家也在冉冉上升的时期,别的还怕啥?

  王琦手里的家信,也都是好消息:

  王绍的妻子被查出有孕了,已经四个月有余,胎像很好。

  看在孙子的面子上,陈氏最近也不怎么折腾儿媳妇了,宋姑母终于不用一边护着孙媳妇一边教育儿媳妇,就连之前隔三差五的头晕,都减轻了一些。

  王雅维嫁人后也算是站稳脚跟,府中的掌家权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更妙的是,太后的娘家弟弟最近去世了,他的儿子们忙着把自家人丁忧空出来的缺留给同一派系的人还来不及呢,哪有空去和晋王套交情啊,

  而晋王在朝堂又没什么势力去帮人家占坑,自然就被忽视掉了。

  娘家的态度无疑也影响了侧妃在王府的地位,晋王虽然没说什么,可身边的人多多少少觉得被羞辱了。

  如果说之前还有幕僚觉得可以借助侧妃娘家的人脉,如今也只能承认,王璞虽然人脉差一些,又一直没公开表明支持的态度,但,人家好歹厚道啊,有好事还是想着亲女婿的。

  在这样的对比下,王雅维无疑是受益者,王璞和李氏对她的操心也少了一些。

  此外,李氏最近给大儿子相看了亲事,基本定得差不多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赌气,李氏原本对儿媳妇的门第没太大要求,如今却特意挑了个父亲的品级比许志清高了半阶的小娘子。

  而这个时候,其实王璞一家还不知道,王珍正带着孩子们在回晋州府的路上,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变化。

  远在京城的宋家和王琦父子俩更是不知道了,看完亲友的书信,又都写了回信,一起寄回去,这才踏踏实实地准备过年了。

  ------题外话------

  昨天的章节,有读者反馈重复了,我后来才发现,复制粘贴的时候没注意,多粘了一段,已经删除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