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生病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货备得差不多,就要给长辈们送年礼了。

  宋念家这支,虽然好几代单传,但是宋家族人却有不少,绝大多数都在黎阳县。

  宋念这些年出息了、地位高了,不代表他就不需要去亲戚家走礼了,反而更得带着妻子和长子,恭恭敬敬去拜访族老、族长,还要捐些米面杂粮给族中的困难人家。

  宋老太太也不闲着,要准备给亲戚们的礼物,还要登记各家送过来的礼物单子。旁人家也就罢了,今年多了个赵家,更需要谨慎应对。

  赵雁林动作很快,白家事了后,就把一双儿女接了过来。

  儿子赵榕今年八岁,目前在家随他读书,只等着翻过年后送去王璞父亲开的书院;女儿赵桐和宋筠是同年生的,身子却比宋筠弱,整个冬天都养在房内。总之,两个孩子,宋家都没见过。

  虽然没领着孩子上门,赵雁林还是体贴地给宋家三个孩子准备了礼物,宋家自然不能忽视对方的一双儿女,更何况那是宋茹未来的继子继女,可不能从现在就埋了隐患。

  宋老太太有些发愁地对着女儿说:

  “府城长大的哥儿、姐儿,送些什么才合适呢?咱家这仨孩子,收到本书,收到个玩具,也能开开心心地拿去用。赵家孩子却不一样,送个普通的器具,说不定人家用着不顺手,反而还以为咱家在敷衍他们。”

  宋筠深觉自家兄妹三人被祖母看低了:

  宋家虽然没什么更出息的人,王家却有一个在府城做官的王璞,还有一个随丈夫在南方做官的王珍。这两家虽然不回来,却每年都会给宋家寄年礼,自然少不了宋策三兄妹的份儿。

  因此,新奇玩意儿,他们见得并不少。之所以对赵家送来的礼物很热情,其实还是为了让宋茹开心而已。

  宋茹不欲母亲烦心,只安抚道:

  “不过是送个心意罢了,男孩送笔墨纸砚,女孩送首饰绢花,也足够了。更何况府城长大又如何,如今回了县里,总也得喝县里的水,吃县里的饭,有什么可嫌弃的呢?”

  “总要送他们喜欢的吧。”

  宋筠被宋老太太搂在怀里,听着她们母女俩对话,也有些发愁。

  宋茹是个很细心的女人,带了宋筠很长一段时间,称得上细致入微,她把对宋筠一半的功夫用在继子继女身上,赵家也不能说她苛待了,只是小孩子能不能接受多了个继母,就不好说了,还是要好好经营第一印象的。

  宋筠如果是再大一些,还能遮遮掩掩地提供些甜点的方子。可她如今只有五岁,沈氏还没教她下过厨,想出来火锅,勉强能推到宋念书房的游记,西式甜点却不是那么好找借口的,她只能跟着宋老太太发愁。

  她隐约想起沈氏劝她学针线时说的那句话,再结合赵家俩孩子幼年丧母的经历,突然来了灵感:

  “做衣服吧,我就喜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