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宴席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拜年,瘦得像根竿,我家老婆子一摸他肩膀头,都觉得骨头硌手,等他走了就和我说这小子肯定是没少吃苦。”

  另一个人接话:

  “唉,那时候除了几家日子过得好,别人都不富裕,到底是没接济。其实后来想想,有什么的呢,多了给不了,给送半口袋粮总是可以吧。”

  宋筠就这样,在宋念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时候,听这些旁观了他半生求学路的老头们一点点补充旧时的记忆。

  某一瞬间,她好像真的看到了在这条巷子里,天不亮就背着书箱去求学的、干瘦得显得眼睛更大也更亮的宋念,一日又一日地走着,身后是宋老太太半倚在院门旁关切地望着。

  然后自家娘亲嫁了过来,家里日子好过一些了,宋念没那么瘦了,但还是一日又一日地去读书,身后是两个女人的目送。

  再之后有了蹒跚学步的宋策,有了被抱在怀里牙牙学语的宋箴,最后自己也来了。

  那时候宋念已经不用日日去求学,也不再是拜年的时候被人摸着肩膀叹可怜的瘦弱少年。

  “噼噼啪啪”

  宋策和宋箴一人手中拿了个正燃烧的木棍,小心翼翼地点燃爆竹后就快速退回去,站在人群前的父母祖母身侧,一边捂耳朵,一边笑着仰头去看着三间四柱的全石牌坊。

  宋筠也站在一旁,同样抬头去看。

  大概是听了不少之前的事,所以此刻看到牌坊上的“……乙未科进士诰授秦州府秦西县知县宋念”,宋筠心中的感慨也更多些。

  结束进士牌坊的剪彩环节,就是正宴。

  这宴分了两种。

  一种是招待县令及县衙管事、族亲姻亲、宋念请教过的夫子、县中有威望的长辈携家中晚辈、宋家的世交好友等。

  这是在县中酒楼办的,先是黎阳县县令发表讲话,其次是宋家族长大谈支持晚辈教育,宋念的姑父——王举人,作为辅导宋念多年的老师,自然也得发言。

  宋念没有父亲,只一个寡母,然后就是姑母,这俩是对他影响最深也为他付出最多的长辈。

  因此宋念力排众议让母亲和姑母,让俩老太太也说说想说的话。

  宋老太太此时已经眼眶通红,布满细密皱纹的一张微微发福的圆脸也有泪珠嵌在上头,她抹了把眼泪,看着在座的这些人:

  有曾经让她觉得高攀不上的,有帮过他们娘俩一把的,也有当年并不看好宋念如今却与有荣焉的。

  她缓缓开口:

  “再没想到了,再没想过的。当年孩他爹走的时候都合不上眼,就是怕我们阿念断了学业,我也一直怕我供不了他。

  好在,我儿争气,从来没让我多操心。其实我没敢奢望会有这么一天,就是觉得,我儿那么用功,怎么能不让他读呢?”

  说到这里,宋老太太看向大姑姐,握了握她的手,如果说走到今天有什么人是一定要谢的,那一定是王家了吧。

  沈氏远远坐在女眷那边的主桌,身侧空了个位置,这是宋老太太的。

  她看向婆母,微微出神,心中也很多感慨。

  宋筠看到了,以为她在羡慕,虽说宋念考中了,做妻子的同样风光,可大概是自己儿子考中会更让人自豪吧?

  宋筠没做过别人妻子,更没做过别人娘,只是下意识觉得投资绩优股和发行绩优股,成就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她悄悄凑到沈氏身后,低声说:

  “娘,您放心,二十年后,大哥二哥肯定也能让您这么风光,即使他们做不到,也还有我呢。”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