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瘿病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此时,跟着田家兄弟去乡下东颠西跑得皮肤都粗糙了一些的沈诚和田满终于带着大包小包散发着奇怪味道的草药回来了。

  艰苦是很艰苦的,从他们瘦了一圈黑了一圈的外表就能看出来。但充足也是真的。

  其实如今的百姓,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大部分是营养不良导致的。

  对这部分病痛,什么大夫也没好办法,只能说句“尽量吃饱,多吃鸡蛋多荤腥”,显得不痛不痒的。

  剩下的就是因为保暖措施不到位引发的病症,比如肺部疾病,关节病,冻疮之类的,这些倒是让沈城有了发挥余地。

  但单单只是如此,并不足以让他们觉得充足,真的让人他们觉得不虚此行的,则是秦西县较为常见的另一种病——瘿病。

  这病名,宋筠刚听的时候,的确是云里雾里,一听症状描述,就觉得像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宋筠隐约记得这病和碘盐的发明有些关系。

  她连夜翻了空间里的生物课本,找到这样一段话:

  大脖子病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由于地方性缺碘,甲状腺细胞增生造成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主要调节人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果然,再一想含碘量高的食物多是海产品,而整个西北地区也没什么海域,那当地的百姓体内缺碘就可以理解了。

  得了,这又是一个急需父母官解决的问题。

  毕竟,缺碘不仅仅导致脖子处不美观,还影响人体的发育和新陈代谢。

  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含碘的食物磨成粉,加在每个人都必须购买摄入体内的盐里。

  但这又有个问题,盐政这种事,轻易不能碰,谁知道你原本只是为百姓健康的考量,会被别人扭曲成什么含义呢?

  但直接要求有症状的百姓买海带紫菜,又很难让人信任。

  而且官方着手容易引人诟病。

  最后还是得让专业人士来负责此事,那就是大夫。

  正好,沈城夫妻俩之前在一个村落借住,帮当地百姓看了不少病,基础的信任度已经有了,那就直接让他们再跑一趟去推进治疗瘿病的进程。

  等他们做的事有一定效果之后,再由官方出面提倡百姓多吃海带紫菜等海产品。

  当然,这其实也有问题,那就是百姓不吃海产品,是因为他们不想吃嘛?

  不,是因为他们吃不起。

  所以哪怕他们相信了这件事,真的有钱去买的还是少数。毕竟比起饿死冻死,只是得个大脖子病,他们还是愿意忍耐的。

  所以,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经济发展上面。

  果然,经济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啊。

  要增强百姓健康情况,要加强边防,要减轻文盲率,要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种种种种,落脚点都是一个字——钱。

  带着这样的重担和决心,宋念更改了原本的工作计划:

  他本来想着接见一下城中的士人,表达一下他对精英阶层的重视和安抚,表明重视文教的决心。

  但此刻他想着,还是趁着春耕开始之前,先下乡走访一趟吧。

  正好也带上家里的几个没怎么经历过穷困的孩子——包括田家兄弟俩,别看他们一直生活在村里,但黎阳县本身比较富裕,田家家境又不差,所以人间疾苦这种事,他们也没怎么经历过。

  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题外话------

  自己开始写小说后,就越来越佩服那些自设一个完整世界观还能写得完全不乱的大神们,像我,就一条主线,写得时候都觉得需要交代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不知道该写哪个……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