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青麦犯错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连几天,宋老太太都忙着张罗和赵家议亲的种种流程,又打发仆人去通知田家,也就是她的娘家。

  宋老太太的父母已经去世,她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却还在,并且身体硬朗。

  能看出来,宋老太太年轻时是个受宠的幺女,她一召唤,哪怕是再嫁这种不太应该拿出去宣扬的事儿,也惊动了各家当家人。

  田家两房各派了长子上门来关心情况,宋老太太的姐姐,更是干脆亲自登门拜访。

  第一个上门来的,是宋老太太的姐姐,这位老太太也在县里住着,婆婆没了,丈夫两年前也去了,她就是当家老太太,说要去看望妹妹,都不用请示任何人,抬脚就来了。

  宋姨母的家境,明显是比不上妹妹的,她来是为了给宋茹传授“如何在婆家忍耐”的经验,也是为了给宋茹证明:只要有儿子,婆家再差,熬死了婆婆和丈夫,就能做“老夫人”。

  宋筠从她身上,看到了这个时代更为常见的一种婚姻:

  宋念和沈氏是有感情基础的,两家算是半个世交,对婚事乐见其成,因此沈氏和宋念两个人婚后生活很是幸福。

  宋老太太早年丧夫,但是听她偶尔流露出的思念之意,以及宋姑母回忆弟弟时的说法,可见宋老太太婚后生活也比较顺遂。

  宋茹的婚姻,算是宋韵见过的最凄惨的婚姻,只是这凄惨更多集中在婆家不做人上面,据说宋茹和冯二郎感情是很不错的。

  而宋姨母,却是被丈夫打了一辈子,也被婆母磋磨了一辈子。这倒不是她不反抗,实在是这个时代,丈夫打妻子,婆母欺负儿媳妇,太正常了,除非后果特别恶劣,否则不会引发外人的议论。

  现在的宋姨母能被外人夸一句“有福气”,理由是儿女孝顺,仿佛她过去几十年的痛苦都是摘取胜利果实前必经的阶段一样。

  宋姨母也这么想,因此她来劝宋茹忍耐。

  宋老太太明显受不了姐姐的这套理论,半骂半损地把她劝走了,然后紧张地看着女儿,生怕她学了坏榜样。

  宋茹有些好笑地对亲娘保证:

  “放心吧娘,我不会那么傻了。”

  总之,宋姨母是个不太会看人脸色、又不受欢迎的客人,送走她的第二天,宋老太太更欢迎的娘家侄子就来了。

  田家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地主,一家人都住在村里,除了租给佃户种地,其他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家人亲自耕作,也没什么仆人可供使唤,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雇几个短工。

  因此,宋念的两个表哥,自赶着牛车就过来了,车上还放着自家种的粮食。

  宋念的两个表哥,长房的叫田富,二房的叫田贵,一来就亲亲热热地对宋老太太介绍着自家种的粮食,说知道姑姑喜欢吃,特意挑了好的送来;

  然后又描述家里长辈如何记挂宋老太太、如何关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