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陶谦死讯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假,闲来无事,便随老爹曹德赶回鄄城观礼。

  他跽坐在宗祠正堂东边靠近大门的席上,见曹昂跪在祖宗牌位前。

  而曹操、曹德兄弟站在牌位西面,荀彧立于灵牌东面,都面向曹昂。

  在曹德的引导下,曹昂向曹家自邾子曹侠以下、曹腾以上的四十九代祖先的牌位行了三叩九拜之礼。

  拜完祖宗,曹昂便起身,到东房更衣。

  东房,是临时用木板搭建在宗祠正堂东北方的小房子,在行礼过程中作更衣间使用。

  曹昂更完衣,就出了东房,一脸严肃地走到位于曹恪前面不远处的席上跽坐。

  曹恪见堂兄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禁掩嘴偷笑。

  曹昂听到声音,稍稍转头,望了堂弟一眼,忍住笑,再次转头面向北方祖宗牌位,等待加冠。

  他的席子前面,摆放着两张黑色案桌。

  其中一张案桌上摆放着三顶冠帽,分别是缁布冠、鹿皮冠和爵弁。

  缁布冠用黑色麻布制成。戴上此冠,意味着这位成年男子有了参与政事的权利。

  白色的鹿皮冠代表着军人的形象,戴上它就意味着受冠者有了保家卫国的义务。

  而戴上爵弁,就意味着族中长辈正式将振兴家族的任务交到了受冠男子的手里。

  行冠礼时,“大宾”将依次向受冠者戴上缁布冠、鹿皮冠和爵弁。

  加冠时,必须严格按照顺序进行。

  两张案桌中除放冠帽的那张之外,还有一张用来放置酒水。

  曹昂在席上坐下没多久,曹操就领着曹德和荀彧走到他的面前,为他加冠。

  荀彧每加一次冠,曹德就唱一遍祝辞。

  加完冠之后,就到了取字的环节。

  这个时候,就要由德高望重的“大宾”给受冠者取字。

  曹恪正观礼,忽听见门外有动静,于是转头望门外,发现有个男子站在那里,被卫兵阻拦,进来不得。

  那个男子身穿驿卒衣服,似乎是来给曹操送公文的。

  带着一丝疑惑,曹恪悄悄离席,出了门,走到驿卒面前,低声问道:“什么事?”

  这个驿卒以前来鄄城送公文的时候曾经在州牧府见过曹恪,知道他是曹操的亲信。

  此时宗祠内正在举行盛大典礼,驿卒不好贸然撞入,只得拱手低声对曹恪禀道:“泰山应府君有紧急公文送达。”说完,将手伸进包里取塘报。

  应府君,就是应劭,时任泰山太守。

  本来,按历史进程,他这个时候应该在邺城袁绍那里,只因曹嵩遇害时,他救援不力,担心曹操降罪,只好引部曲北逃。

  因为当初曹恪的介入,曹嵩一家现在都还活着,都呆在宗祠中观看曹昂的加冠之礼。

  应劭没有了北奔袁绍的理由,自然继续在泰山当他的太守。

  曹恪接过驿卒递上来的塘报,向他表示自己稍后会亲手交给曹使君,又问:“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么?”

  驿卒低声禀道: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