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谋划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我曹家的大军尚在兖州。一旦我大部人马开拔,前去讨伐徐方,那必然导致后方空虚,到那个时候,那些士族、豪强必然发难。因此,为后方安全考虑,大伯目前还是不要轻易调集大军征讨四方,还是等内部整合之后再有所行动为好。”

  如果历史线没有变动,张邈、陈宫等人会在今年夏天叛变,将吕布迎入徐州,对抗曹操。

  那么,能不能提前说动曹操,将张邈、陈宫提前除去呢?

  当然有可能,但是很难,毕竟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张、陈两人会造反。

  张邈可是曹操的至交好友!

  陈宫可是当年促使曹操入主兖州的功臣!

  在没有过硬的证据的情形下,曹操是不会相信好友和心腹功臣会背叛自己的。

  其实,去年夏秋之交发生在东平的很多事情,比如梁山遇袭、刘翊遇刺等一系列的案件,曹恪都怀疑与东平张家有关,只是没有证据。

  曹操也在听曹德说了这些事情后,派了心腹前去东平查案,结果查到现在,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等张邈、陈宫一伙自己暴露了。

  曹恪正思量间,忽听见大伯说道:“等稳定了内部再行动?那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荀彧这时说道:“卑职以为曹司马此言极有道理。若无必要,今年大军最好不要离开兖州,以防有人心趁虚而入。”

  曹操哪里肯听曹恪和荀彧的言语,当即说道:“此事以后再说。”

  他又问曹恪:“扶持陶伯秋为徐州之主,让他作我的附庸,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如何能让他唯我马首是瞻?他堂堂陶家嫡长子,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替我曹家管理徐方五郡而不生异心?”

  曹德也道:“是啊,他怎会甘心当傀儡?”

  曹恪微微一笑,道:“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陶伯秋都只能选择与我们合作,唯大伯马首是瞻。”

  曹操讶然道:“何出此言?”

  曹恪问道:“请问大伯,陶伯秋是哪里人?”

  “扬州丹阳人。”曹操见曹恪询问陶商的籍贯,有些不解其意,不过还是如实地回答侄子的问题。

  曹恪又问:“陶大公子在徐州人望如何?可有威信?”

  曹操摇了摇头,道:“此人作为陶恭祖的嫡长子,在徐州并无人望。”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道:“贤侄是说……”

  曹恪轻轻颔首,道:“陶恭祖生前作为外乡人,靠着自己手上的数万人马,得以控制几乎整个徐州。徐方本土的士族、豪强见他势大,才选择与他合作。”

  又道:“现在陶恭祖已死,徐方大部分士族豪强不再把陶家人放在眼里,打算另立新主。陶大公子回到徐州后,肯定不遭待见,他只有与我们合作,才能坐稳徐州刺史的位子。”

  曹操没有说话,手抚长须,坐在公案后面细细思量。

  曹昂这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