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曹操起疑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兖州牧,而他还是陈留太守,因此对大伯心怀怨恨,有背叛曹氏自立的打算,只是因为大伯势大,他才不敢轻举妄动。”

  这句话可不是曹恪的猜测,而是后世的史学家告诉他的。

  丁瑶讶然道:“有这样的事?”

  曹恪点了点头,道:“另外,他对大伯任命我阿翁为东平相的事,颇有微词。”

  “真的是这样吗?”丁瑶对张邈叛曹之事半信半疑。

  曹恪道:“大伯在我们出发来圉县之前,曾经要我们不要走雍丘那条路,而是改走襄邑,伯母还记得么?”

  丁瑶想起来了,确实有这回事。

  从鄄城到圉县,有两条路。

  其中一条近路是经陈留的济阳、雍丘等地,到达圉县。

  而另一条远路则是绕到陈留南部的考城,经襄邑前来圉县。

  丁瑶当初听到曹操的安排,没有多想,以为夫君是希望自己顺路去襄邑,拜访一下亲家。

  现在细细想来,她才顿时发觉曹操其实另有深意。

  曹昂新娶的正室夫人卫氏出自陈留卫家。

  而陈留卫家的聚居地就在襄邑。

  当年,董卓进入洛阳掌权,废杀少帝,天下震动。

  曹操不愿与董卓合作,逃出洛阳,到达襄邑,得当地孝廉卫兹出巨资相助,又回家乡变卖了家产,然后返回陈留起兵。

  襄邑也可以算是曹操的起家之地,当地又有陈留卫家的庞大势力,可以照应丁瑶和曹恪二人。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条,那就是张邈的势力主要集中在陈留的中北部,而南部的考城、襄邑和圉县没有张家的人马驻扎,较为安全。

  丁瑶想明白了其中关节,说道:“如此看来,那雍丘是不能去了。我们明日一大早就启程,直接经襄邑回鄄城。”

  曹恪见伯母已被自己说服,放下心来,随即应了一声,告退离开。

  ……

  五天后,曹恪和丁瑶一道返回鄄城。

  他计划在箕山坞堡里休息一夜,次日再动身去无盐。

  而丁瑶则到城中州牧府,陪伴曹操。

  州牧府中路四堂,是曹操的日常起居之处。

  四堂正房,自然是那位兖州曹使君卧室。

  丁瑶平时不住在正房,而是住在正房东边的耳房内。

  当天晚上,丁瑶的住处。

  曹操早已走了进来,和丁瑶说了会儿闲话,便要和夫人云雨一番。

  丁瑶刚刚帮曹操脱下穿在外面的锦袍,忽然想起五天前在蔡家庄园里听曹恪说过的事情,于是问道:“妾身听说东平刘子相的死和张孟卓的族人有关,是么?”

  曹操闻言,愣怔片刻,笑道:“是棘奴告诉你的?”

  丁瑶本不想提及曹恪,怕夫君到时候责骂侄子,现在听曹操问出这话,知道瞒不住,只好轻轻点头,以示承认。

  曹操停住蠢蠢欲动的双手,闭上眼睛,沉默片晌,这才抬起头来,并叹了口气,说道:“为夫……不愿相信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