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章 张邈准备动手了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

  曹操听说华佗在兰陵县行医,大喜过望,当即说道:“我等下就让人去徐州请他来。”

  戏志才见曹操如此关心他的病情,十分感激,拱手道:“卑职多谢主公。”

  又拱手向曹恪道谢。

  ……

  几天后,曹操即将发兵救援徐州的消息传进了张邈的耳中。

  他连忙召来张超和陈宫,和他们商议此事。

  雍丘,陈留太守府里的一间密室中。

  张邈坐在北边主位,而张超坐在东边的苇席上。

  张超对面,坐着个文士。

  这个文士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生得面白须长,头戴进贤冠,身上穿件绿色斜襟长袍,显得十分儒雅。

  此人就是陈宫,表字公台。

  几年前,曹操还在东郡担任太守的时候,陈宫就到郡中任职。

  后来青州黄巾进犯兖州,杀了刺史刘岱。

  陈宫与鲍信、万潜等人到东郡,请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上任后,提拔陈宫为东郡功曹。

  不过陈宫属意的职位,是东郡的太守。

  只是按照东汉的“三互法”,他作为东郡人,不能在自己的家乡担任一郡之长官。

  所谓“三互法”是东汉时朝廷制度的一项官员回避制度。

  按这个制度,士人不能担任本县、本郡甚至本州的地方长官。

  曹操或许是考虑到这一层,才没有任命陈宫为东郡太守,而是将这一职位交给了自己的亲信夏侯惇。

  陈宫由此对曹操有了看法,觉得那位曹使君任人唯亲。

  同时,他对曹操在兖州摧抑豪强、压制世家的行为十分看不惯。

  除了这些之外,陈宫还觉得自己的好友边让的死可能也与曹操有关。

  身为大名士的边让经常在公开场合嘲讽曹操,骂他是赘阉遗丑,寒门贱人。

  陈宫听说,曹操在得知边让屡次嘲讽自己的事情后十分气愤,曾经打算授意下属给那位大名士罗织罪名,然后将他下狱处死,并夷其三族,只是最后被老太尉曹嵩劝阻。

  此事发生后不久,边让就收到了新任徐州刺史陶商的来信,请他去郯城参加其父陶谦的葬礼。

  他去徐州参加葬礼,返程时竟然在路上遭遇了贼人的袭击,与妻子一同惨死。

  陈宫得知边让死讯,觉得好友之死有些蹊跷。

  谁都知道边让与曹操不对付。

  好巧不巧的是,就在曹老太尉劝住儿子,让他不要杀名士之后不久,边让就收到了现任徐州刺史陶商的书信。

  现在兖州人都知道,陶商这个小儿早就成了曹阿瞒的一条狗。

  边让在陶商的地盘上遇害,尽管大部分徐、兖二州的士子相信幕后真凶是一位他曾经得罪过的丹阳兵将领,陈宫却觉得不能排除曹操在幕后操纵的可能。

  据说在徐州掌管丹阳兵的两位中郎将中的一人,是曹操的远房族兄。

  正是有了对曹操的怀疑,更加坚定了陈宫反曹的决心。

  他坐在席上,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