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收服高顺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你统领陷阵营四百将士跟随扬武中郎将留守东平,不参与征讨吕奉先的战事,如何?”

  扬武中郎将,指的曹德。

  高顺心中欢喜,拱手道:“末将遵命!”

  说完,稍稍抬头,满脸感激地望了曹恪一眼。

  曹操又让高顺入席,参与宴会,与众将同乐。

  ……

  曹恪在曹操的中军大帐与众将尽情吃喝,直到一个时辰之后才离开,准备返回自己的帐篷。

  他带着亲兵走了一段路,忽听见后面有人在叫他。

  转过身来一看,才发现高顺正朝自己这边走来。

  高顺不喜饮酒,在宴会上只是在李乾等部分将领向他敬酒时,才礼貌性地喝上那么几口,再加上这个年代酒精的度数很低,喝了不容易醉,因此他看起来毫无醉意。

  曹恪见高顺叫住自己,于是上前几步,走到他面前,问道:“高校尉,有什么事么?”

  “在下是来向曹校尉表达感谢之意的。”高顺脸上流露出一丝感激之情。

  “感谢我?感谢我什么?”曹恪顿觉意外,高顺居然要感谢我?

  我在战场上把他擒获,还以他部下的性命要挟他投降,他居然感谢我?

  “今日宴会之上,如果不是校尉替在下解围,在下只怕就要当场丧命了。”高顺拱手对曹恪道,“在下因此事对校尉感激不尽,请受高某一拜!”

  说完就要下跪,却被曹恪扶住。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曹恪道,“高校尉既然加入了我军阵营,自然就是我同僚。同僚之间,有事互相帮助照应不是应该的么?更何况足下是忠义之士,我又怎能坐视家伯父加害于你呢?”

  “想不到曹校尉年纪轻轻的,智勇双全,武艺出众不说,还能急人所急,想人所想,颇有侠士风范。”高顺顿时对曹恪肃然起敬。

  “哪里,哪里。”曹恪谦虚一笑,说道。

  “我现在在曹营中,只服两个人。”高顺忽然低声说道。

  曹恪“哦”了一声,饶有兴趣地问道:“不知是哪两个?”

  “一个就是令尊扬武中郎将。”高顺说道。

  “那另一个呢?”

  曹恪问完这句话,心说另一个不会就是我吧?

  正暗自猜测,忽听见高顺说道:“另一个就是足下。”

  “我?”尽管已经猜到了高顺会说让他心服的另一个人就是自己,可曹恪还是觉得有些意外。

  高顺轻轻颔首,洒然一笑,道:“足下年纪轻轻,武艺却十分高强,高某当初在山上败在足下手上,心服口服。”

  又道:“此今往后,高某愿唯扬武中郎将和校尉父子二人马首是瞻,如果校尉今后有事,只管说一声,高某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曹恪见了高顺的言语,十分欢喜,道:“以后我们彼此多加照应吧。”

  高顺欣然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告辞离开。

  ……

  当天黄昏时分,曹恪又随老爹来到了曹操的中军大帐。

  当然,是曹操让他们来的。

  对自己的二弟和爱侄,曹操多时不见,颇有些想念,便在黄昏时分让亲兵去将他们请来,三人好好聚聚。

  中军大帐的中间,曹操已经让卫士摆了个棋案。

  棋案四周,都铺有红色的苇席。

  曹操、曹德兄弟二人都手执棋子,分别坐在棋案两端,边对弈边说些闲话。

  曹恪坐在旁边,听见曹操叹道:“这次兖州大乱,要不是贤弟和棘奴,我只怕就回不来了。”

  “这话兄长今天已经说过两遍了。”曹德笑道,“兄长不必再说了,这都是我父子二人应该做的。”

  曹操点点头,道:“我后天就亲率大军回鄄城,东平作为后方,要多劳贤弟费心了。”

  “兄长放心,不需吩咐,小弟一定会守好此地,不会让它陷入敌手的。”

  “那就好。”曹操抚须笑道。

  曹恪忽然心中一动,问道:“大伯只让我们守好东平就可以了么?”

  “当然。”曹操道,“贤侄难道想随为伯去鄄城?”

  “不是这意思。”曹恪道,“小侄觉得大伯在率大部人马前去救援鄄城的同时,应当派出一支偏师南下,收复山阳郡以及济阴南部。”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